中国妇女报
2021年02月22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家风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刘育平家庭:

红色初心代代传 “五必”家训刻心头

    上阵父子兵!刘育平与儿子刘盼2020年共同为区人代会摄影服务。

    1989年5月,刘祖香及夫人赵合轩为其膝下六个儿女制定的《五必示儿》家训。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改改

    采访刘育平那天,他戴着一条鲜红的围巾,十分喜庆。“因为我是‘红二代’嘛!”刘育平笑着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说。

    刘育平所理解的“红二代”,并不是自己的父辈有多么位高权重,而是父辈将一颗中国共产党员的红色初心传给了他。“我们刘家三代都是共产党员,现在红色初心已经传到了‘红四代’。”

    刘育平,今年69岁,原为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文联副主席,祖籍绍兴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其父刘祖香系当代著名茶叶专家;其母赵合轩,毕生教书育人,历任嵊州市百年老校校长27年;其子刘盼,现任上虞日报社影视部主任,用光影艺术讴歌百姓。有人这样评价他们——“刘家三代人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上虞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共产党培养的知识分子

    “我的父亲是党培养的知识分子。”一开口,刘育平就解释了“红二代”的缘由。

    刘育平的老家水竹村耕读传家风俗甚浓,农家子弟不论男女到了学龄都要上学读书。刘祖香念小学四年级那年,学校里新来了邢子道、陈布衣和唐友清三位老师,他们吃住在刘祖香家,对穷人特别亲和。后来才逐渐知道,他们是受中共嵊县(今嵊州市)临时工委指派、以教书职业作掩护从事革命工作的地下党员。老师经常向刘祖香讲解革命道理,要他好好读书,将来报效祖国,后又介绍他加入抗日儿童团。

    1938年3月,15岁的刘祖香被老师推荐到浙江三界茶叶技术学校读书,成为“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得意门生。在茶校学习的两年间,他的班主任吕允福和语文老师骆宾基均为中共地下党员。他们对刘祖香十分关爱,学习上倾力,生活上照顾,在他们的教育培养下,刘祖香走上了革命道路。

    20世纪50年代,刘祖香从宁波被调回上虞,在章镇十里长山开垦国营上虞茶场,创办上虞茶叶技术学校。他白天踏遍荒山野岭,晚上庵堂席地而卧。每逢暑寒假,当赵合轩携儿带女到上虞探亲时,头戴草帽、脚穿草鞋、浑身泥浆的爸爸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世纪50年代,刘祖香用俄文撰写的《茶树营养繁殖的探讨》等3篇论文发表于苏联科学院农科杂志,获得高度评价;他创建的有1200亩茶园的上虞茶场,20世纪60年代被评为浙江省先进示范茶场;他离休后创办了当时全国首家民间茶叶科学研究所——绍兴市茶科所,建立了“种植——初制——精制”茶厂一条龙的生产线等;20世纪90年代,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刘祖香对茶叶的痴迷与付出,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子女做事认真执着的品性。

    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深远

    父亲在上虞研究推广茶叶种植时,母亲留在嵊县锦水小学任教,夫妻长年分居两地,养育子女的任务,自然落在母亲身上。父母节衣缩食,坚持让我们六个兄弟姐妹读到高中毕业。刘育平印象中,寒冷的冬夜一觉醒来,常常见到母亲在油灯下批改作业。身为校长,看到学生没来上学,母亲常常在漆黑的夜里提着马灯沿着崎岖的山路上门家访,苦口婆心劝说,得知学生因家庭困难读不起书,她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孩子们垫上学费。

    身为校长,母亲严禁子女到她办公室去,除非有急事。平日要儿女们到学校食堂帮忙洗菜或打杂。“周末,妈妈让我们到山上去割猪草,然后送到英烈军属家,他们可以拿去喂猪。”不怕吃苦、不搞特权、热心助人……这些美好的品格从小印刻在刘家子女身上。由于母亲的严格要求,刘育平和兄弟姐妹都成长为文教战线上严于律己、爱岗敬业的工作者。

    到人民中间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不同于“一生事茶”的父亲,刘育平选择了一生与摄影相伴。

    与摄影的最初缘分,也算是父亲牵的“红线”。20世纪50年代末,父亲去苏联学习,买回一架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二手相机。正读初二的刘育平马上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日夜研读一本由俄文翻译过来的《摄影小经验》小丛书。当人们还视相机为稀罕物的时候,刘育平已能熟练掌控曝光、对焦及构图“摄影三要素”,拍出令人惊讶的照片。

    高中毕业后,刘育平被分配至茶场。身为茶场领导的父亲把日晒雨淋最艰苦的工作交给他。六月里,刘育平挑着160多斤重的大粪去浇灌茉莉花。母亲来探亲,看到晒得黝黑的儿子正在挑大粪,心疼不已。旁人也觉得委屈了刘育平,但父亲却说:“让他锻炼锻炼吧。”

    “在茶场工作的那段时光里,我深刻体会到钢铁是练出来的,磨难就是财富。这为我后来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刘育平说。

    劳作之余,刘育平喜欢写诗编剧本,跑到山上采风拍照。不出几年,他的文艺才华初露锋芒,作品被报纸杂志发表。当时父亲希望刘育平能子承父业,但热爱文艺的刘育平毅然选择了到上虞区文化馆工作。

    初来乍到,刘育平每天抢着干杂差、打扫办公室卫生、为大家打好开水;长城牌手摇油印机没人会用,被弃置角落沾满灰尘,刘育平找来说明书反复琢磨,直至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每到编印宣传资料高发期,工作到半夜是常事……

    “我爸妈从小教育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为人民服务,这些话我记得很牢。”刘育平解释自己勤奋工作的原因时,这样说道。

    40多年来,刘育平从未忘却父母的教诲。他始终以“讴歌时代、服务人民”为神圣使命,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上虞的城市变迁。

    说起自己最满意的摄影作品,刘育平特意翻找出一幅指给记者看。照片整体以红与黑的强烈对比为基调,只见一轮旭日冉冉东升,喷薄而出,一群直奔工地的劳动者与肩挑沉甸甸担土而来的劳动者擦肩而过,在艳丽朝霞的映衬下,奔走的人群剪影和宁静的自然景观美妙地交融在一起。

    “这表现的是1991年冬,上虞6万军民在杭州湾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的场景。”刘育平说。拍摄这张照片实属不易。当时正值隆冬,海涂滴水成冰。刘育平每天睡芦席、餐海风,连续半个多月与劳动者同吃同住同劳动。那一天,刘育平早早起床拍摄海涂日出,恰好看到眼前的壮丽场景,他激动不已,顾不得刚刚因陷入淤泥里而被芦桩刺破流血的光脚,连跑带跳,找到最佳拍摄点,“咔嚓嚓嚓……”按下了一连串快门。

    这篇讴歌劳动者光辉形象的作品,被刘育平命名为《娥江儿女》,获奖无数。“摄影家只有到人民中间去,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刘育平深有体会地说。

    截至目前,他已义务为民摄影累计超万余人次,先后有1200余幅摄影作品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展出、获奖。

    “五必”示儿家训刻心间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刘家兄妹6人相继成家立业,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并未松懈。“他们怕我们误入歧途,犯错误。”刘育平说。

    1989年,刘育平37岁。5月的一天,父母郑重其事地将他叫至跟前,捧出一幅书法作品。“这是我们的家训,也是你的行为准绳,请务必谨记在心。”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行必踏实,言必守信,财必清廉。愿共勉之。”这便是书法作品的内容,被刘祖香夫妇命名为《“五必”示儿》。由母亲执笔,字字千斤,力透纸背,也深深刻在了儿女们的心头。

    据刘育平介绍,彼时的兄妹六人都工作出色,有的还担任领导职务。父母的家训,越发“箍紧”了戴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咒”。

    收到家训后,刘育平立马将其装裱起来,挂到客厅墙上,一直到现在。这份家训早已成为刘家人做人做事的准则,也成为刘家后代子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育平的儿子刘盼1982年出生,子承父业学新闻,大二年时就入了党。毕业后进入《上虞日报》上班的前一天,刘育平像当年的父亲那般和儿子谈话:“新闻记者肩负神圣使命,一定要传承我们的家风家训,舞台搭好了,怎么演好戏,要靠你自己。”

    父亲给刘盼上了难忘的工作第一课。上班没几天,山林着火。刘盼背着相机紧随干部群众扑灭山火,发扬战地记者“靠近靠近再靠近”的报道精神,用相机记录了人民群众奋不顾身扑灭山火的感人场景,得到了报社领导的表扬。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刘盼又第一时间日夜兼程赶过去,冒着余震危险拍摄了大量照片。阳光雨露育壮苗,刘盼荣获了浙江省青年岗位工作能手称号。

    2020年底,刘育平家庭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传承红色初心,弘扬传统美德,今后再接再厉,继续为上虞的发展贡献力量!”年近七旬的刘育平发出了铿锵有力之声。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