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2月23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1版:要闻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寻乌调查:留下“深入、唯实”烙印

    在当地的纪念馆,记录着寻乌调查的那段历史。 

    彭世民/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刘旭

    □ 彭世民 徐炜萌

    □ 赣南师范大学学生 曾宴晨

    地处江西东南端的寻乌是一座颇为灵秀的小城,境内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90多年前,毛泽东在这里开展了一次著名的社会调查,写出了《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伴随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寻乌也从此烙印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中。

    带着两个“为什么”,探寻寻乌调查历史

    毛泽东为什么作寻乌调查,为什么选择寻乌作调查?1月28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一行走进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探寻毛泽东开展寻乌调查经过。透过时间的重重帷幔,昨日的历史仿佛又展现在眼前。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下山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党内原有的某些“左”倾情绪又有了新的抬头,他们离开实际调查,迷信本本去指挥工作,对中间阶级的策略始终模糊,有时甚至对农民和城市下层小资产者以外的部分社会成分执行了一些过“左”的政策和策略。

    “为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防止出现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的错误,毛泽东很希望能找到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解剖一下城市商业的内幕。”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负责人侯爱萍如此解答为什么作寻乌调查的问题。

    关于为什么选择寻乌作调查?据侯爱萍介绍,寻乌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是江西赣州和广东梅县商品流通的中转站。因此,这里就成了赣南革命根据地商品流通的咽喉。1930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来到寻乌,在分析了寻乌的情况后,认为有计划地帮助寻乌红色区域的党和群众去组织政权、建立武装、分配土地,把全县赤化了的红色区域扩展到邻近各县,对巩固和发展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沟通和推进三省红色区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毛泽东在寻乌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社会调查,开了10多天的调查会,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提出“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

    调查要“下马看花”,不能用“大概”敷衍

    毛泽东认为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观花”可以迅速了解事物的概况,但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下马看花”虽然耗时多些,但能看到事物的内部,发现问题的本质。扎实的社会调查是不能用“大概”来敷衍的,要靠事实说话,靠数字说话。

    寻乌调查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寻乌的地理环境到政治区划,从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到政治经济,从旧有土地关系到土地革命以及妇女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毛泽东问得详详细细,记得清清楚楚。

    毛泽东曾说,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假如对地主一点儿土地也不分,叫他们去喝西北风,对富农也只给一些坏田,使他们半饥半饱,逼得富农造反,贫农、雇农一定陷入孤立。

    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证明了“保护中小商人、公买公卖”的政策是完全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及时纠正了一些过“左”的倾向,从而保证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使红色区域的商业出现了市场繁荣、生意兴隆的景象,对活跃红色区域的城乡经济,解决红军给养和根据地人民生活必需品起了极为有益的作用。

    农民冒死收藏,《反对本本主义》失而复得

    毛泽东作寻乌调查时这种深入、唯实的

    作风正被后人学习和效仿。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反对本本主义》还有一段失而复得的经历。寻乌调查纪念馆讲解员何惠芳为记者讲述了这段传奇故事。

    当时毛泽东在写《寻乌调查》的同时,写下了《调查工作》一文。《调查工作》写出后,党内曾少量印发,1930年8月21日,中共闽西特委把这篇文章翻印成小册子。

    一贯注重调查研究的毛泽东,十分珍视自己的这些调查研究成果,尽管战火连连,但他坚持把《寻乌调查》《调查工作》等材料捆好,一直带在身边。遗憾的是,《调查工作》一文在转战中不幸遗失。为此,毛泽东非常惋惜,多次与人谈起这本小册子。

    后来,这篇光辉著作终于找到了,冒死藏下这本小册子的是福建省上杭县的一位农民赖茂基。1957年2月,赖茂基老人把这本小册子作为重要的革命文物捐献出来。

    1961年,当这本纸张已发黄的《调查工作》送到毛泽东面前时,毛泽东非常高兴。为了感谢赖茂基,毛泽东立即派人联系,邀请赖茂基到北京见见面。可遗憾的是,赖茂基老人已于1960年去世了。

    1964年,经毛泽东同意,这篇著作在《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中公开发表,审定文稿时,毛泽东将《调查工作》改了个名字叫《反对本本主义》。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