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2月25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美·什刹海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读书人的面孔及其他

    总感觉文字里交汇的温度,可以让人们的感情留存得更为久远,哪怕隔着遥远的距离与时间,数年前清晨的绿叶坠下的一滴露水,仍然可以打湿多年后我的手心。

    ■ 李咏瑾

    还记得以前参加报业文化版块的交流会,住在一个陌生城市的酒店。酒店设在城市边上的新区,似乎经常承办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我们所住的那几天中,就同期召开着几个工程、水利板块的行业会,以及一个中等规模的医疗论坛,好像还有一个人声喧哗的商会。但是,我在电梯中、餐厅里,一打照面,总能八九不离十地辨认出哪些陌生的面孔属于我们参会的文化编辑们。

    这个技能很重要,因为每年来参会的文化编辑们都有一两百号人,很多报社每年来的人还不一样,大多瞅着眼熟,实则彼此不认识。如果面无表情、视若无睹地从别人面前飘过,未免有点尴尬。于芸芸众生中大致能够辨认出谁是“自己人”,再点点头、报之以礼貌的微笑,总觉得多尽了一分使人心安的礼数。

    以这一次我们所在的酒店为例,我是怎样观察出谁是谁呢?

    从事工程领域的人通常面黑而粗糙,一看就是多年来在工程现场饱受艰辛,他们遇事讲效率,走路具有力量感,匆匆大步踏出,裹胁着一种天南海北而来的硬朗的风沙气质。

    医生们相对而言,则白净精细得多,多喜欢戴那种细细的、金属边框的眼镜,从眼镜后扫向你的目光常带着一种不自觉的“望闻问切”,有一种微妙自负的专业气质,衣履着装都比常人清洁一个度。

    商业人士呢,在人多的环境里眼神几乎是下意识地左右顾盼,好像是在随时观察捕捉着周遭的人脉机会,随时准备认出谁来、再畅快地笑出声来、紧接着又亲热地一把握起手来……

    我常常喜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观察人们的面孔和神情,就好像在工作中翻阅不同的书稿。每个人风尘仆仆地来去,带着他们凡俗又具有纵深感的故事,有的独立成章,有的绵延成篇,常常没有机会宣诸于口,也很少有人去耐心翻阅,甚至连亲人朋友也不能,为什么现代人常常觉得内心孤独呢——很多人连自己内心里的书都没耐心去读透呢。

    说回文化编辑们,我是怎样分辨出他们的呢?包括我自己在内,沉浸于书香中已久,那气质有一种微妙的不同。处于人群当中,他们也会下意识地观察人,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未知的好奇。一般观察得很羞涩,当有人迎着他们的目光看回去,他们就立刻自觉地眼观鼻、鼻观心,有一种人际交往上微妙的局促和分寸,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书生气。

    我太熟悉这种与人交流的轻微的紧绷了。虽然文化编辑几乎都是记者出身,作为记者,最不怕的应该就是与人打交道。因为职业素养往往要求他们具备更多一点的亲和力,最好一见面就和大家打成一片,俗称“自来熟”。但是文化编辑们是新闻行当里羞涩的那一群,气质更偏向于文人,从而少了传统媒体人那种三分咄咄逼人带来的元气淋漓。

    于编辑工作之外,他们往往还有着作家、书法家、翻译家等等身份,平时接触得最多的也是文化圈里的朋友。大致是与书页以及书页后的人们相处得久了,与书香里的草木一起莘莘葳蕤,举手投足间更趋于淡、静,对世间的美有着更多的好奇,甚至有时还带着一种孩童似的天真气,是这浮躁的世间更趋于本真的那一群。

    曾经和文化编辑们在一座江边的千年古镇采风。深色调的重檐光影里来了一群“书生”们,小镇千年沉缓的气质立刻不一样。像一把撒出去的黄豆在石板路上蹦跶,哒哒哒,他们带着勃勃的好奇迅速四散融入这里;小镇也眨动着眼睛,和它的居民且笑且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裹着蓝布头巾的阿叔从乡下的菜园里刚挑来新鲜的萝卜和青菜,还来不及放下担子,面前就对准了几只单反镜头;靠着门槛抱着小孙子的阿婆,听了几遍才听清“精准扶贫”的意思就是家里的阿大阿二终于不用再出门做工,在家门口的生态茶庄工作的收入都比以前多很多;镇头的米线店迎来了一桌又一桌陌生的吃客,老板娘边笑边稀奇地看见某个吃客掏出小本本,把面前的木桌及木桌对面的人饶有兴趣地连写带画了下来……

    初识朱姐和梅姐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她们穿着平底的鞋子,从小镇的曲巷中缓缓走来,那时天色晚晴,之前小镇刚刚迎来又送走一场春雨,于是她们相约出来走走,溪边有成群的大雁静静泅水,我走在她们旁边,不知为何,感受到那种书香氤氲,就觉得很静很美好。她们谈起各自的生活、特别是写作,我在一旁听着、放松地恬静着——总感觉文字里交汇的温度,可以让人们的感情留存得更为久远,哪怕隔着遥远的距离与时间,数年前清晨的绿叶坠下的一滴露水,仍然可以打湿多年后我的手心。

    这些细节,其实都非常的简而淡,无法上升到某种浓墨重彩的深刻,但我总想起庄子在《山木》里边说,“君子淡以亲”,即谓后世常说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小时候不明白,为啥君子把稀薄当作高雅呢,现在才懂得,这不是稀薄,而是一种以善良打底、彼此欣赏却又轻松舒展的相处,越是在浮躁的当下,越显得弥足珍贵。

    想着卞之琳曾写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想起这些曾经有缘结伴而走的编辑老师们,突然觉得他们也是我曾见过的世间山水,如此动人。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