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4月08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美·什刹海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金指银针苏绣娘

    绣娘用她们的金指银针,绣出对生活的挚爱之心。

    ■ 文文

    “银针金指”的说法,我是从一位苏州文友的文章标题中借鉴来的。他文章的标题是《金指银弦》,写的是他拉小提琴的感受。一把精美雅致的小提琴,夹贴在脸颊下,像亲近聆听又仿佛与之低徊倾诉,挥弓推拉,指尖点揉指板上的弦,在弓法和指法合作下,惊天地泣鬼神的仙乐从和鸣中倾泻而出。外表看去,一切美妙的音响都从银色的四弦与乐手灵巧的手指演奏下诞生,这指这弦,足以用金银来名状。

    同样,我为之倾倒的刺绣,也是绣娘用她们的纤纤巧指牵引着一枚枚绣花针绣出,那何尝不是用金指银针演奏出的不朽立体旋律!

    春日里,唐人贺知章的咏柳短诗是华人共同的一道美味点心: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条件反射一般,在这个季节里,迎面遇到一株迎风飘拂的鹅黄新柳,我心头就会跳现这首短诗。只不过在今春,我脑海中还会放映出太湖畔的八千双巧手,也如人间的二月春风,不但给了我们一株株诗意的新柳,还给我们带来了这个世界的万紫千红。

    在今春,有八千绣娘的太湖边镇湖镇出了一件大事。

    2011年,中国与欧盟启动了中国与欧盟地理标志协定的谈判。其主要内容,就是双方对等共同评选出带有“地标”性质的物产品牌。好事多磨,直到2020年9月双方终于正式签署协定。我国入选的200多个地理标志产品,都是经过近乎万里挑一的严格甄别评判,最终分两批入选。今春的3月1日,此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这个地理标志中的入选者,都是地名带物名,如武夷岩茶、五常大米、桐江鲈鱼、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有点儿像母亲与女儿的关系——母亲养育了女儿,仿佛反哺,女儿出名了带着母亲也一同出名。

    苏州的洞庭(山)碧螺春、阳澄湖大闸蟹、镇湖刺绣,入选了。其中,镇湖刺绣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手工艺品类。再细看,入选者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吃喝的农牧产品,手工艺品极少。一个小镇的刺绣,代表了中国的刺绣,这太了不起。我前几年应邀撰写《太湖观澜》一书,纵横了解一番中国刺绣,因此对这个镇的绣娘在今春的殊荣敬佩不已。

    苏绣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中国的“四大名绣”,它们彼此排名并不分先后。从历史来看,湘绣似乎应该排名最靠前,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能推断出,湘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苏绣等一起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苏绣在现当代更出众。据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统计,在全国刺绣市场上,“四大名绣”中苏绣产值占到80%,而其中的80%又来自镇湖一镇。

    传说记载,苏绣起源于泰伯仲雍兄弟奔吴。当时土著吴人为了劳作方便和抵御水中毒蛇水怪,实行“断发文身”,在身上刺青,以期达到以毒攻毒的防范效果,以身上的古怪图案吓唬水中的敌人。但这样抛开审美不说,对于身体健康也有害。仲雍想改变这种习惯,苦于无良策。仲雍的小女儿名叫女红,她因为在做针线活时不小心刺破了自己的手指,一滴血染红了白色的绸衣,为了遮掩,她便尝试着在血印上用红线绣出一朵红梅,就此发明了刺绣。这种美丽花纹的衣物比身上的刺青更美丽。于是,仲雍第一个穿上刺绣的衣服下水,水蛇见了果然吓得纷纷逃遁。这样一推广开来,才使得土著吴人一改以往的刺青陋习。后人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发明,就将针线手工活用勤劳聪敏的仲雍小女儿名字来命名,都称之为“女红”。

    受这个传说的启发,我有时就觉得这亮闪闪的绣花针,如同中华传统的针灸之银针,且寓审美与健康于一身,有益于民族的心灵和肌体。而看着绣花绷,我竟然将之联想成了泱泱太湖,其波澜千变万化,出神入化。绣娘则如美神飞天,在三万顷碧波上翩翩起舞,娱天娱地,娱人娱己。

    镇湖是苏州高新区的一个特色小镇,全镇人口只有两万多,从事刺绣的绣娘就达八千多名,这门古老的技艺已经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刺绣收入占到小镇家庭收入近八成。她们的许多作品,都已成为国礼赠送给欧盟友好国家的领导人,传递着东方的礼仪。

    而且,她们还突破了以往小作坊的格局,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主会场迎宾厅中一幅大型原创苏绣《玉兰飘香》,就出自镇湖绣娘协同作战的巧手。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率200人团队奋战100天突击完成。这件苏绣作品,不仅是中国苏绣史上迄今绣制篇幅最大的作品,而且还是绣制人员最多、绣制针线最长的巨作。

    那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绘制时,同时在作品中工作的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但她们分成多批次,像一群蜜蜂轮番冲刺,100天中绣出了大约一亿两千万针,将画面酣畅淋漓地完成。每一朵花都在白、黄、绿、红四套色系中选色,每套色系又拥有从浅至深的18个颜色来丰富表现力,也就是说每一朵花用了近百种色彩的丝线。

    这让我想到苏绣中知名的双面绣,那也是苏州最鲜活的象征:细密的针脚、完美的构图,温婉动人的苏州呈现的是粉墙黛瓦之外的绚丽五色。更重要的是,苏州人巧穿时空用双面绣展现出苏州的特质,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或者说一面是经济,一面是文化。

    不觉想起那个寓言一般的摔碎小提琴的故事。小提琴家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听众很多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名琴上,结果小提琴家当众摔碎了小提琴。解读有多种,其中至少有一种,那就是金指银弦是重要的,比金指银弦更重要的,是演奏家的一颗阳光般明媚的心。绣娘用她们的金指银针,绣出的是对生活挚爱之心。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