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5月28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2版:时讯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前夕,记者体验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青少年模式”急需统一标准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针对未成年人上网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专家表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社会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呼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服务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和发展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谢威

    近日,天津一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直播,70天打赏158万元。此事一出,舆论哗然。事实上,除了天价打赏,有关青少年沉迷网络带来的不良结果屡屡见诸报端,短视频、直播和游戏等领域更是“事故多发地”。对家长来说,网络似乎已经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洪水猛兽”。

    今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该法特别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针对未成年人上网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专家表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社会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呼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服务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不断进步的“青少年模式”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沉迷游戏、高额打赏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为了遏制这一情况,2019年12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鼓励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开发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模式,提供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一年多来,各平台纷纷推出并不断升级“青少年模式”,对用户的使用时间、内容、权限等进行限制。

    家住北京朝阳的袁先生发现,上六年级的女儿最近喜欢上了《世说新语》系列短视频,“原来买了这本书,孩子根本不看,没想到她这么喜欢这些视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使用抖音、快手、B站、微信视频号等四个比较流行的短视频、游戏平台测试“青少年模式”时发现,大多平台会针对“青少年模式”专门筛选出一批适合青少年观看,涵盖教育、知识的视频内容,抖音平台还上线了根据年龄匹配内容的功能。此外,三个平台均添加了时间锁,晚10点至次日早6点不可使用,快手和B站每天最多使用40分钟,而抖音可以在40至120分钟之内由家长把控。

    除了推荐内容和限制时长方面,未成年人擅自在直播、游戏平台充值、打赏也是诸多家长密切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点,四家平台在“青少年模式”对消费进行了限制。抖音和快手关闭了直播和打赏功能,还准备了专门的未成年人打赏退款通道,提供交易和身份信息后即可申请退款。在微信“青少年模式”下,购物消费、交通出行、保险服务等均不能使用,聊天界面中也不可打开外部链接。

    启用这些保护功能,袁先生“比以前放心多了”。

    “青少年模式”落实情况良莠不齐

    目前,“青少年模式”虽然已经成为行业默认标准,但记者在实际体验中发现,各个平台的落实情况良莠不齐。

    如何进入“青少年模式”?不少平台设置每天首次启动时主动弹窗提醒,但部分平台还存在设置入口隐蔽、操作不便等问题。“孩子操作手机比我都熟练,太复杂的话根本找不到在哪儿设置。”北京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好不容易设置成“青少年模式”,孩子依旧能轻松为Q币、游戏等充值,观看王者荣耀游戏直播。

    几天前,南方都市报发布了一条视频报道,在“青少年模式”下,微信视频号中仍有打着软色情擦边球的“性感美女”视频及直播,游戏点券、理财产品均可通过支付密码进行购买。记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为吸引未成年人充值、购买会员,“微信-我-支付-Q币充值-常用业务-腾讯动漫v会员”界面中,展示了诸多青少年不宜观看的暴力、色情内容。

    在“青少年模式”不断迭代升级的今天,家长和孩子在用网问题上斗智斗勇,青少年通过叠加使用不同应用程序累积时长、寻求方式破解“青少年模式”等肆意上网,家长则迫切希望出现“不能点”——只能观看,不能进行评论、点赞、充值、打赏等交互式操作的“青少年模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方禹表示,“青少年模式”最初设定的思路是保证网络上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未成年人观看,这意味着,“青少年模式”最重要的不是对内容服务提供商,而是对设备终端制造商,希望对终端只安装适合青少年使用的应用程序来实现保护监督。专家期待单个企业的责任先行,可以带动形成整个行业的统一规范,让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多方协同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周少贤认为青少年在网络中交往、学习、娱乐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如何为青少年提供清朗的网络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贞会表示,从“青少年模式”的限制使用时长、限制直播打赏,到未成年人直播打赏全额退款等,这看起来是未成年人保护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企业让渡自我利益迈出的一大步,这些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并非企业一家职责,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审王雪梅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当代很多家庭在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方面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安全、健康用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开元表示,监护人的网络素养教育应该被各界重视。“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亲子平台’‘时间锁’等功能,需要父母监护到位才能起到根本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监护人要以身作则,提供良好的家庭用网氛围。”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