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6月01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7版:专题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扎根湖湘大地 坚持错位发展

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女子本科院校新征程

    湖南女子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创办于1985年,2010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全国妇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中国女子高校联盟成员。

    学校作为扎根湖湘大地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的专门学府,牢固树立“特色就是生命力,错位就是竞争力”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进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战略,攻坚克难补短板、强弱项、彰特色,倾力打造亮丽的“女院名片”,展现锐意进取的“女院风采”。

    以女性感召女性 以女杰引领女生 以女校传承女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在湖南这方红色热土,涌现出过葛健豪、缪伯英、向警予、“八千湘女”等一大批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而浴血奋斗、矢志不移的红色湘女和湖湘女杰,在党的百年历史上,在近现代女性解放和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湖南女子学院作为湖湘大地上唯一一所女子本科院校,立足女校实际,将湘女革命史、湖湘女学史和女院发展史等纳入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通过充分利用红色湘女、湖湘女杰、湖湘女学等资源,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赓续红色湘女精神血脉,以女校传承女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党员干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更加自觉,推动妇女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责任担当更加强烈,扎根湖湘大地办女学的信念信心更加坚定;学院依托湖湘女杰教育基地,深入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开展现场体验式学习教育,让女杰引领女生,淬炼女大学生青春理想,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以《红色湘女事迹微集锦》推出100位红色湘女事迹,“湖湘巾帼创新创业典型”视频创作大赛将走访100位湖湘巾帼创业精英党员,开展革命歌曲快闪、“寻红色记忆·忆峥嵘岁月”主题雕刻剪纸艺术大赛、“绘党史、抒党情、颂党恩”百幅书画设计作品大赛、“吟诵红色经典,传承爱国文化”红色诗词朗读品鉴大会等系列活动,成立全国高校首个“红培党建讲解团”,讲好红色湘女、湖湘女杰故事,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学校握紧握好湖湘女学接力棒,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弘扬湖湘女学传统中坚定理想信念,从传承女院发展历史中汲取精神动力,从总结学校办学成效中提振发展信心,凭着女院特色吸引、女院精神感动、女院力量感染,啃下“硬骨头”,理清了办学思路、提升了办学内涵、彰显了办学特色。

    在错位竞争中求发展,做好“应用”文章

    学校突出应用型办学定位,做足“应用”文章,主动对接“三高四新”战略,在应用型转型中求发展;主动服务经济社会需求,在错位竞争中求发展;主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提升内涵中求发展,在不断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更好服务湖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中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女性身心特点,在顶层设计上突出应用型、有特色,以家政服务、社会养老、健康旅游、文化艺术等社会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为突破口,构建女性教育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以家政学为龙头、家政养老托幼等领域为重点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领跑全国的知名品牌,“家政学”专业获批学校首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社会学”学科获批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在全力服务融入“三高四新”战略、现代化新湖南建设中,错位发展优势推动学校正成为具有湖湘特色的女子本科院校,具有女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湖南省政府相关领导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效、办学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围绕女性、服务女性、成就女性,打好“女”字牌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守女性教育初心使命,聚焦关照女性、围绕女性、成就女性。学校围绕增强学生的女性领导力、就业竞争力、自我发展力为中心提升育人质量。学校突出因材施教和因性施教,根据女性身心特点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贴合女性性别优势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围绕女性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女校系列特色课程,巩固湖南女子学院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地位。学校以校企协同育人和家校联动育人为路径凝聚育人合力。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贯通融合;坚持新生家长会、写家书以及网络对接等方式,形成家校同向联动育人局面。学校以红色浸润、传统熏陶、文明养成、礼仪涵养为核心彰显育人特色。学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课程教学,孕育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平常、家常,培育学生的德行涵养和文化自觉;将文明礼仪活动融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升旗活动等仪式中,全面推进礼仪素质培养教育。

    实施母亲赋能工程,打造社会服务女校样本

    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女性素养提升,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将培养新时代职业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赋能新时代母亲成为社会风尚引领者相结合,深入实施赋能母亲工程,培养出爱家庭、尚家风、懂家教的新时代女性,通过家风改变村风民风,促进社会风气,实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过程中,学校着力关注农村母亲赋能,以农村妇女群体为重点,以驻村帮扶点为基地,以校地合作为载体,辐射到相关地市县区,助力乡村振兴。学校举办母亲夜校、赋能讲堂以及家政服务、手工编织等技能培训百余场,开展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以及义工、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训农村妇女千人次,引领农村母亲提升家庭建设、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乡村新风尚,涵养家风、净化村风、淳化民风,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圆满完成两轮驻村帮扶任务,省级考核验收均获评优秀等次,学校获评脱贫攻坚记功单位,扶贫队员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个人记功、嘉奖等荣誉称号,《学习强国》《湖南日报》曾做过专题报道。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