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7月08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5版:美·看点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革命者》:心向光明的无尽青春

    李大钊牺牲时,苦心筹建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六岁,而今已百岁峥嵘,依旧风华正茂。这恰如他在《青春》一文中所写的那样,心怀天下与人类的革命者,“以宇宙之生涯为自我之生涯,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

    ■ 范语晨

    1927年4月28日,在京师第二监狱阴冷的牢房里,李大钊轻轻哼唱着国际歌,监狱外是驱赶不走的、为他呐喊请愿的学生们。电影《革命者》以两个揪心的数字开场了:时年38岁的李大钊先生,正在度过生命的最后38小时。这样的开篇令人感到有些残忍,却又无比真实。对于无数开路的革命者来说,他们的故事多是在身后,才为光明中的后辈们知晓。

    如总监制管虎所说,守常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太多波澜,常规的叙事形式难以呈现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抛弃人物传记电影常用的线性结构,在38小时里穿插地、多视角地展现李大钊的一生,是《革命者》的匠心所在。透过这样的叙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李大钊经历的重要事件,也是一部精缩的20世纪初中国史;更重要的是,光影交错间,敌人、爱人、学生、挚友等多视角下的李大钊先生触发了我们对“什么是革命者”的再思考。

    革命者是先驱者。

    影片的英文片名为The Pioneer。语言间的互译恰恰道出了革命者的一重含义:先驱、先锋。20世纪初的中国,仁人志士们苦寻各种救国良方,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此时,无论对于知识分子还是普罗大众,马克思主义都是绝对的新思潮。如何将这一先进的、有效的指导思想传播到华夏大地?《革命者》中,筚路蓝缕的艰辛呈现得异常生动。

    在张作霖和张学良关于“李大钊不得不除”的讨论声中,镜头转向1917年,将观众带入张学良视角下的李大钊。这一年,年轻的张学良在上海目睹了一场霓虹灯下的黑暗: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第二天,在街上叫卖的报童徐阿晨被俄国恶徒维克托殴打、枪杀。

    此时的李大钊正在为上海租界各行业的工人代表普及马克思主义,向他们介绍万里之外的土地上发生的红色革命。“俄文里有个词叫布尔什维克,你们知道翻译成我们的话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多数人。布尔什维克主义代表的就是多数人的声音。”

    窗外的枪声惊动了大家,李大钊冲到街边,发现受害的是他早已结识的小朋友阿晨。李大钊无法按捺胸中的怒火,他带头串联,号召各行业工人展开了一场罢工,逼迫租界当局的洋人高官交出凶手,惩办恶徒。镜头在室内的思想启蒙与街头的疾呼奔走之间转换,颇耐人寻味。“主义”不单是科学严谨的思索,引人入胜的论述,最终要落脚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而“先驱者”的使命也不仅是理论的引介与传播,更是努力使先进思想能够真正触发、指导社会的改造。正是李大钊这一代先驱者,让代表“多数人”的思想,点燃了“多数人”的行动。

    《革命者》的可贵之处便是诚实地呈现社会变革规律,没有将革命者理想化、浪漫化为振臂一呼的雄壮符号,而尽量在新思潮面对的误解、打压,甚至先驱者自身的迷茫之中,还原求索的长路。同时,先驱者往往是牺牲的代名词。在大革命失败的至暗时刻,李大钊先生便离开了他毕生希望改造的世界。李大钊临刑前的一句话道尽了先驱者的信仰与命运:“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

    革命者是播火者。

    “一头骡子死了,资方要赔偿100元,而一个劳工死了,家属却只能得到30元赔偿金。这不是人间地狱是什么?“

    这是电影中,李大钊对开滦煤矿工人说的一番话。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常常被形象地称作“播火者”。《革命者》对“播火”场景的把握细致贴切。由于时代跨度巨大,当代电影人在荧屏上复现革命家,极易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困境。在刻画李大钊深入中国社会各阶层,影响和感染群众的过程时,电影并未预设“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身份鸿沟,而将“播火”直陈为普通人之间的自然交流:对开滦矿工来说,一句骡子和人的对比,外资企业对中国劳工的剥削之甚,国人尊严之沦陷,便显而易见了。

    蕴藏星火的“觉醒时刻”,在《革命者》中还有很多。李大钊在澡堂里结识了帮工的庆子。好心的庆子在除夕夜给李大钊送来一盘饺子。李大钊一边狼吞虎咽,一边问庆子:“长大了想干什么呀?”庆子天真地回答,“想干大事”。李大钊听了这话,用手在雾蒙蒙的窗户上写下一个“天”字,他告诉庆子,“工”字下面加“人”字便是“天”,“只有为天下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大事。”后来,庆子成了工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大钊先生临刑前,发现潜入狱中试图秘密营救他的,竟然就是当年那个送饺子的男孩。

    微观刻画之外,电影对“播火者”的塑造还贯穿于宏观的历史脉络中。通过主人公的生命足迹,勾连起他对同时代各阶层及不同政治派别的影响力,也串联起一代革命者们的热血与青春:1920年,李大钊扮成车夫护送至交陈独秀出京,两人谈笑风生,相约共同建党;1922年李大钊在上海与孙中山见面,共同讨论了“振兴国民党与振兴中国之问题”,后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大学,李大钊结识了爱洗冷水澡的毛泽东,两人的交流使深感“诸路皆走不通”的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靠拢。电影里一个远景镜头分外动人——当毛泽东离开北京,回长沙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前,二人在景山上眺望未来“赤旗的世界”……

    革命者是眼望未来的爱人者。

    “他们的手里都有枪,他们都有枪……”受伤的李大钊面色苍白,两眼失神,握着妻子赵纫兰的手喃喃道。

    这是李大钊先生革命生涯中最心痛的回忆之一。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帝国主义的霸道行径,李大钊率领学生和各界群众进行声势浩大的示威,当请愿团到达段祺瑞政府门前时,卫队向群众开枪,致数十人死亡。此时,街头一片混乱,一位女生一边呼救倒在血泊中的同窗,一边抬头撕心裂肺地喊道:“守常先生,我们该怎么办那……”

    演员张颂文将此刻人物情绪表达得极富张力:看着赤诚爱国、一心追随自己的学生和群众或命丧街头,或身负重伤,李大钊的眼神里交织着慌乱、恐惧、无助和愧疚。革命者眼望未来,因此有着不惧此刻艰辛的勇气。但他们同样有普通人的脆弱与彷徨,因为他们有牵绊,有软肋,真正的革命者爱的不只是“主义”,也不是抽象的人类,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

    以卵击石的牺牲让李大钊认识到,用信仰的火种点燃人民只是开始,一个代表多数人的政党,应当有能力去保卫追逐理想的人们。经此惨案,李大钊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思考更加成熟,他说:“我们不仅要有主义,还要有枪。”

    38小时一分一秒地流逝。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的绞刑架边,李大钊留下最后一张照片后,英勇就义。北京《晨报》曾报道了当时的情况:“计自二时至五时,二十人始处刑完毕。首登绞刑台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直到电影的片尾曲响起的那一刻,作为观众的我们竟仍不觉得大钊先生已经离去。他牺牲时,苦心筹建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六岁,而今已百岁峥嵘,依旧风华正茂。这恰如他在《青春》一文中所写的那样,心怀天下与人类的革命者,“以宇宙之生涯为自我之生涯,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