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7月16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创·乡村振兴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产业是根本 关键在“振心”

——驻村第一书记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上)

    ▲ 韩智慧(左一)在主鲁村主持召开火塘夜话,与村民商议村务。

    ▲ 茹家垴村对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并依托土地资源发展党参产业,实现了整体脱贫。图为茹家垴新村大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史玉根

    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点转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近日,4名曾经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基层干部,通过视频连线走进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举办的学术沙龙,分享各自参与脱贫攻坚战役的故事和经验,并就如何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更多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振心”是关键。

    过去6年,中信集团干部韩智慧先后被派驻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水卜龙村和主鲁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对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有着丰富的经验。

    “我们的一个成功做法就是召开火塘夜话。”韩智慧说,“火塘夜话”是少数民族地区一种传统的聚会形式,远古时期,族长与长者商议重大事宜的场所就在火塘边。脱贫攻坚时期,扶贫工作队把党的政策宣讲、乡村治理和建设的商讨时间选在夜晚,场所选在村民家里,像云南很多地方的坝子会一样,大家围坐一起畅聊,轻松又温馨。

    韩智慧介绍,每一次火塘夜话讨论的话题简单直接,村民先提出问题,接下来,议论转向如何治理,哪些需要政府帮助解决,哪些需要群众投工投劳,村民提建议、商量办法。比如,公共环境的保洁,谁的区域做得不好,群众当面讲出来,改进了继续干,做不好换人;有些公共区域被私人占用了,群众在会上提出,现场就得到了解决。

    “举办火塘夜话,村里很多大事小事都得到解决。有一次,群众提出村里生产路迟迟未修成的问题,许多村民表示不等不靠,自己义务投工投劳来修,占用了自家的田也不要补偿。”韩智慧深有感触地说,“我在村里工作6年,感受最深的就是,一旦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每一次的掌声,让我眼眶里满是泪水。这就是我们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们的强大凝聚力。”

    韩智慧认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要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群众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我不赞成主管部门大包大揽,这样有可能造成责权不明的局面。村里的事,不管大事小事,要让群众广泛参与。乡村工作应该怎么做、做得好不好,也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更多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

    “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产业是增收脱贫的根本之策。如果没有产业,村民致富、村集体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山西省忻州市发改委派驻五台县沟南乡茹家垴村第一书记刘晓波说,过去几年,茹家垴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村民增收、贫困户脱贫。

    茹家垴村位于离五台县城不远的南部山区,全村236户564人,2014年评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06户230人。过去,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传统的玉米、杂粮、豆类种植,全村有20多户手工加工作坊,产品在当地也很有名气,但由于加工设备简陋,生产规模小,加工户的收益并不高,带动作用也不明显。

    刘晓波介绍,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投入资金,帮助村里的加工户更换设备,大幅提升了手工作坊的加工能力。与此同时,在扶贫工作队的引导和帮助下,村里还开办了10多家网店,把产品远销到北京、天津和河北。“每天都有一趟车来村里拉货。今年春节期间,全村网店有20多万的营业额。产业带动了50多户贫困户增收。”

    除了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茹家垴村还开拓发展党参产业。刘晓波介绍,五台县有着悠久的党参种植历史,茹家垴村海拔较高,林地和山沟多,适合党参规模种植。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引入天津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在山西农大和山西农科院专家指导下,采取仿野生方式种植了500多亩党参。项目实行“公司+农户”模式,即公司出种苗和资金,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农户参与种植和务工,“当年和第二年,部分贫困户靠参与党参种植就达到了脱贫标线。”

    乡村要振兴,如何更好地发展产业?几位驻村第一书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没有产业,就谈不上乡村全面振兴。”广西田东县农村改革发展中心派驻平马镇四平村第一书记赵伟认为,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产业发展不平衡、品种结构单一、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明显的问题。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好规划,形成一村一产业、一村一园区,“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龙头企业带动、辐射。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单靠小企业很难做起来。”

    韩智慧指出,发展产业项目,一定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工作,敬畏并遵循经济规律。他还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农民靠第一产业赚钱确实不容易,因此要引导他们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延伸,不仅要有种养,还要有加工、有销售。我们要多培训,多引导,帮助有致富能力的带头人先做起来,带动其他农民一起增收致富。”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