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12月21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新女学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聚焦家庭变迁、育儿支持与老龄化对策

——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冬季论坛观点分享

    编者按

    近日,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冬季论坛线上召开。论坛共设两个主旨论坛,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围绕“家庭变迁”“代际关系”“养老政策”与“育儿支持”等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论坛还呼吁建立家庭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 周海燕 张哲闻

    近日,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冬季论坛在线上召开。该论坛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承办,《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和《社会》编辑部联合协办。论坛共设两个主旨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围绕“家庭变迁”“代际关系”“养老政策”与“育儿支持”等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新时代的家庭结构变迁与挑战

    与人口转变相比,家庭转变更为复杂。与会者首先研讨了“新时代的家庭结构变迁与挑战”这个议题。

    中央民族大学杨菊华教授以《新时代的家庭转变:理论与现实》为题聚焦于家庭结构变迁,她认为家庭为适应内外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转型”比“转变”更适合于描述家庭结构变迁,应从制度政策、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等来看待家庭转型。

    通过对2014年CLASS数据的聚类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李婷教授以系统视角考察了老年父母与多个成年子女家庭形成的代际关系模式,借以探索家庭系统运行的底层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家庭的底层逻辑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经济效益最大化,把家庭作为一个经济体;二是社会资源保障体制,追求风险最小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刘汶蓉副研究员以《新时代如何保卫家庭?——家庭生活的制度性挑战及其重建》为题,分享了其通过对国家统计数据的历史比较、国际横向比较及相关研究汇总的发现,日常生活的风险化促使行动者采取“快策略”(以自我即时利益和感受为准),与家庭主义的传承性原则(回报取决于他人和未来)相悖。研究者指出,新时代下家庭不再是一个自发具有凝聚力功能的单元,而需要系统的政策体系来重建以儿童优先、性别平等、代际公正为目的的家庭生活。

    采用风险认知和信任视角,中山大学钟晓慧副教授以滚雪球方式对上海27位无子女老人展开深度访谈,考察了老年人如何理解“以房养老”政策,以及(不)参与的原因。研究发现,尽管老人没有子女遗产继承的考虑,但对“以房养老”政策的参与意愿极低。其原因主要为老年人对于在熟悉环境养老的安全感、对抽象政策系统不信任带来的高风险认知以及缺乏可信任代理人而出现的交汇口关闭。

    上海大学陈蒙副教授和南京大学朱安新副教授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陈蒙指出,前两位专家均论述了家庭结构转变的复杂现状。但新时代下,一方面,家庭似乎在走向衰弱,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的高风险之下,家庭似乎又更被需要,如何理解这种矛盾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关于“保卫家庭”一文,朱安新认为应明晰“保卫家庭”的策略究竟是对女性个体的支持,还是对核心家庭抑或其他家庭形态的支持。

    积极生育政策下的育儿与照料前景

    论坛上,积极生育政策下的育儿与照料前景成为与会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基于中国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的“双低”态势,中国人民大学宋健教授探索了低生育率的现实困境。她指出家庭的生育决策和国家的政策要求之间往往存在差异,生育成本是家庭生育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婴幼儿照料是育龄女性生育意愿提升和生育行为实现的瓶颈因素。因此,构建积极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落实三孩生育政策的重要前提。

    南开大学吴帆教授以《中国生育友好指数:理论框架与指标构建》为题,在分析中国低生育率形成的内在驱动力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兼顾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指标选取原则,并围绕经济、时间预算、服务、性别平等和文化五个维度构建中国生育友好综合指数。

    聚焦深圳市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的构建历史和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春华副研究员讨论了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对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的选择。研究发现,深圳市在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前两期,都未选择大力发展公办园,而是选择把民办幼儿园建设成普惠园,让民办幼儿园承担公益普惠责任,形成儿童托育公共化的深圳模式。

    通过对读秀平台2847篇报道和中国知网388篇学术论文的编码分析,复旦大学沈奕斐副教授展示了近30年来“隔代育儿”的定义及被污名化原因。研究发现,“隔代育儿”一直未被清晰定义过,但又被不断污名化。研究者认为,这一现象背后是代际照料中权利关系的不平等,如代际冲突中老人更易受到歧视以及老人地位在家庭领域逐步丧失等。

    南京大学副教授许琪和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苏熠慧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许琪提出有着多子多福文化传统的东亚之所以成为世界的“生育洼地”,与前两位学者研究中提及的性别不平等相关。东亚社会对子女的过度重视导致育儿投入成为“无底洞”,也是重要因素。苏熠慧认为马春华将国家角色与国家动机纳入其中,对育儿政策背后的国家角色进行了深刻讨论。针对“隔代育儿”研究,苏熠慧提出可进一步探明其被污名化的群体与动机。

    本次冬季论坛是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计迎春教授在闭幕式上对参会专家和听众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呼吁建立家庭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