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12月28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5版:新女学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回溯百年妇运峥嵘 寄望性别平等愿景

——“新女学”年度热点回眸

    ■ 《新女学》周刊编辑部

    1重大主题篇:纪念建党百年,擘画妇儿发展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年。融入时代大主题,《新女学》和学界回望百年峥嵘历程中党领导妇女解放与发展的先进思想与伟大实践,思考如何坚持和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更加注重学习习近平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三个注重”的重要论述,并展望了妇女儿童家庭今后5年及15年的发展愿景。

    ——学习习近平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三个注重”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四点重要主张,为妇女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讲话精神是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女学》今年继续推出《疫情下特殊关爱彰显“中国温度”》《夯实举措 凝聚共识 让性别平等真正落地生根》《在新时代让每一位妇女绽放精彩人生》《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中国方案》等学习文章。

    今年出版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论述摘编》,收录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家庭家教家风的一系列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在新时代倡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系统领会“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重要意义》《新时代和谐家庭的新内涵与共同特质》《为新时代家庭建设提供根本遵循》等文章,集中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注重”的重要思想,推动全社会树立新时代家庭观。

    ——思考建党百年与妇运百年

    在党的领导下,妇女解放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脚步同频共振。在建党百年的光辉时刻,《新女学》推出“党旗下的思考·建党百年与妇运百年”专题系列,昭示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必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逻辑必然》提出,从本质层面看,发展中国妇女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内涵三重必然逻辑。《领悟马克思主义人学精髓 推进女性全面自由发展》认为,党领导的百年妇运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人学和妇女观。《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是党领导妇女运动的伟大创造,是党领导妇女群众、依靠妇女群众实现共同梦想的历史选择。“党旗下的思考”专题还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阐释党关于妇女解放的主要思想与主张,并梳理了党领导妇女解放与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新女学》邀请专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全会《决议》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推出《从三大“历史决议”看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坚持和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牢记一个根本问题 续写新的伟大胜利》《增强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自觉性》《精准把握“两个确立”的生成逻辑》等专题文章,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发挥半边天作用。

    ——解读“十四五”规划纲要与“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

    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公布。《全面擘画妇女发展 将男女平等落实落细》《创建适合儿童发展的友好城市》《完善关爱保障体系,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构建家庭友好社会 全面推进家庭建设》《关注农村残疾女性:权益保障与能力发展并重》等文章,解读了纲要对妇女、未成年人、家庭建设及残疾人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展望妇女儿童家庭今后5年及15年的发展愿景。

    8月,全国妇联印发《“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巾帼建功“十四五”》《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撑起“半边天”》《多措并举 布局未来五年家庭事业发展路线》《制度·机制·实施:增进妇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与港澳台妇女联络联谊 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加强妇联组织党的建设 不断提升政治“三力”》等文章,解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妇女儿童和家庭发展的系统设计与具体举措,展望新征程上巾帼建功的前景。

    ——多学科助力“新两纲”落地落实

    9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为未来十年的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擘画了详实的路线图。《新女学》邀请专家从多学科多视角出发,助力新“两纲”落地落实。

    《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解读新“两纲”在新时代新要求新期待之下的变与不变。《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策略措施中的伦理问题》从伦理学角度讨论“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全面普及,促进健康孕育”新目标。《构建政策评估机制 增强家庭发展能力》论证了构建家庭政策评估机制的必要性。《面向妇女开展专项普法 持续提升妇女法治素养》分析妇女普法工作的特点与积极意义。《“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力促进性别平等教育》则探讨了构建协同促进性别平等教育模式的原则和实践路径。

    2理论研析篇:延展理论触角,提升解释力度

    性别/妇女研究实际上是切入任何社会议题时都应包含的视角。过去一年,女性学者一面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代主题,思考妇女在历史发展、社会治理及人类命运中的位置与担当;一面扎根妇女儿童面临的新现实,如生育政策的再次调整等,提升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度。

    ——在回望中国妇运中思考女性学学科建设

    在建党百年之际,女学界对妇女解放思潮与妇女运动史进行检视与回顾。《回溯百年:系统呈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历程》介绍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研究文献资源库。《致敬百年:在时代巨变中回望中国妇运》阐明将妇女运动历史纳入知识生产序列的必要性。

    妇女/性别研究的知识生产有赖于成熟的学科建设。《妇女/性别研究的规范性与学科发展》反思当下妇女/性别研究存在的弊端,提出推动学科走向规范性的建议。《将课程思政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阐述了将课程思政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方案。

    ——在社会治理和经济建设大命题中研究妇女发展

    随着妇女对社会治理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在全球治理中思考妇女发展问题已成为学界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妇女发展》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重要方案,也将妇女发展与女性自身解放、家庭和国家治理相联,是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根本遵循。

    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了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在实现共同富裕中推动妇女事业发展》从共同富裕与妇女发展的关系出发,阐释了实现共同富裕对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促进妇女共同富裕的路径。

    ——从性别视角审视生育新政

    今年出台的“三孩”政策催生了新一轮性别研究热潮。《男女平等是实施生育新政的必由之路》阐释“三孩”政策的积极影响,描述了推动生育新政实施的路径。《从女性友好视角完善生育支持体系》认为应将性别平等观和女性友好视角贯彻于生育支持体系的完善之中。

    生育新政也促使学界对母职困境、父职缺位等问题进行再反思。《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中母职实践困境及其化解之道》分析了母职实践过程中的风险,提出共同体是母职抵御风险的有效机制。《建构父职:开启“三孩政策”的新思路》为未来的父职建构提供学理启迪。

    ——探讨社会变迁中的婚姻家庭现象

    婚姻家庭观念与实践发生新变,也成为性别研究领域的理论生发点。《“两头婚”热背后的冷思考》指出“两头婚”本质上仍未摆脱男女不平等的传统婚恋观。《姓氏制度历史沿革与性别意涵》认为随着婚姻模式向性别平等的方向发展,姓氏制度有了更多元的形态。《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转型中的女性处境与风险防范》关注了新生代女性务工人员的婚恋地位变化。

    《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指出要找到家庭建设和城市治理间的交叉点,在未来城市治理中纳入更多支持家庭整体发展的理念与举措。《新女学》还密切关注家庭研究动态,刊文分享了中国社会学会2021年会家庭社会学分论坛等学术会议的新视点。

    ——持续关注女性话语表达和性别文化逻辑

    今年,媒介性别热点不断。女学界在敏锐捕捉新现象的同时,冷静审视其背后的性别文化逻辑。《生活“vlog”:现代女性自我表达的数字化载体》认为数字媒介应成为表达女性美好向往的平台。《性别解放应是由性别对立走向平等和谐》等认为脱口秀舞台拓宽了女性话语表达空间,但应警惕其制造性别对立的话题。

    文艺作品应摆脱刻板印象、引领先进性别观是女学界持续思考的问题。《女性成长与自我觉醒:“她综艺”中的女性群像》指出“她综艺”应敢于尝试触碰硬核议题,真正呈现女性生活中的困境。《家庭内外:女性题材影片应具备更宏大的创作视野》等倡导影视创作紧扣社会变迁步伐,反映女性传统家庭角色以外的丰富面貌。

    3实践探索篇:直击社会热点,谋划平等发展

    2021年,民法典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冲击也给性别平等带来新机遇新挑战,生育支持有待完善,女性就业需要更多支持,家庭暴力与性骚扰的消除仍需努力。女学界敏锐捕捉社会现象,为平等发展出谋划策。

    ——探索生育友好型社会构建和人口老龄化应对

    “三孩”政策掀起理论思考热潮之外,学者也纷纷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出谋划策。《积极构建“降低生育和养育成本”的生育支持制度》重点讨论生育保险费用的分担机制。《积极探索财税扶持 为“三孩”落地培育有利环境》思考为企业提供财税扶持、减轻其生育成本承担的路径。《加快完善托育服务 切实优化生育环境》等为完善托育服务做出建设性思考。

    “十四五”规划中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挥女性独特作用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应在养老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中重视女性需求与作用,保障女性发展权益,释放人力资源潜力。

    ——推动女性就业与人才发展

    女性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参与和贡献今非昔比,但劳动力市场的隐形性别歧视等障碍依然存在。《消除薪酬性别差异 激励上市公司女高管发展》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存在较明显薪酬性别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升女性金融素养 助力实现金融赋能》着眼女性面临的金融挑战,探讨了性别视角下实现金融赋能的有效途径。

    学者还密切关注新业态、新形势下的女性职业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下如何为女性发展赋能》认为数字经济新业态为女性就业提供新机遇的背后也存在风险。《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的女性人才发展路径》带来了进一步推动女性人才工作进程的有益路径。

    ——呼吁完善妇女权益保障路径

    年初,某明星代孕事件引发争论。《代孕的形成与禁止代孕的必要性》呼吁加大对以非法盈利为目的的不正当代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执行力度。《商业代孕入刑:保障生命尊严 杜绝生育权滥用》提出以刑法这一“最后法”杜绝生育权滥用。

    民法典施行后,离婚家务补偿制度成为学界的共同关注。《以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促进男女实质平等》《被“唤醒”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如何推进》厘清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对男女实质平等的重要意义,并就其完善与推进提出建议。

    消除性别暴力与性骚扰关乎女性的底线权益。《反家暴法律体系:新时代人权法治发展重大成就》提出应从加强反家暴法宣教、推动反家暴业务统计和数据监测等方面持续着力。《不懈努力 即时行动:我国反暴力侵害女性的进展与前景》为应对平时及疫情特殊时期的反性别暴力难题提出对策。《应对劳动世界中暴力与骚扰的国际行动框架》解读了2021年正式生效的《关于消除劳动世界中的暴力和骚扰公约》,介绍了中国防治职场性骚扰取得的进展与《防治职场性骚扰指导手册》。《防治工作场所性骚扰 用人单位须担起责任》阐明了用人单位防治工作场所性骚扰的法律义务、有效途径和关键力量。

    ——献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权益保障

    儿童的生存发展状态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规范与路径:女规划师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就如何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城市特色的儿童友好之路展开探讨。《从“儿童友好城市”通往“全龄友好城市”》认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应成为一个有力的社会纽带,以贯通对所有人友好、全龄友好的常态化城市建设。

    数字化时代的儿童权益保障需与时俱进。《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阐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的现实意义。《数字化时代如何保障儿童安全平等上网》则从国际视野梳理数字化变革给儿童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关注儿童上网安全的性别差异。《未成年人休息权入法:积极行动将休息娱乐还给孩子》认为政府需履行积极义务、完善保护未成年人休息权的配套机制。

    4国际对话篇:跟踪《2030年议程》,建言全球复苏

    2021年,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有最后十年。《新女学》和学界密切跟踪《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球和中国的推进,聚焦促进性别平等和赋权妇女的国际会议,并从教育、经济、管理等角度为全球复苏中的性别平等建言献策。

    ——跟踪《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球和中国的推进

    南南和三方合作可以有力地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包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5(性别平等)和贯穿各个目标的性别平等原则。《新女学》特邀专家回顾了南南合作与妇女议题相互促进的主要历程,展望南南合作中促进妇女发展的未来愿景。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设定的目标13为“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碳达峰、碳中和实践中的妇女参与和性别主流化》提出,妇女平等参与和性别主流化战略在实现此目标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需将性别平等纳入碳达峰、碳中和实践主流。

    性别平等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筹资的重要目标。《公平分配可持续发展资金 投资一个性别平等的未来》解读了《2021年可持续发展筹资报告》,给出了缩小可持续发展筹资性别差距、落实性别平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建议。

    今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指出白皮书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视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主要内容,凸显中国政府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的重要主张。

    ——聚焦促进性别平等和赋权妇女的国际会议

    3月,联合国妇地会第65届会议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新女学》作者线上参会,报道了优先主题为“妇女充分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消除暴力,以实现性别平等和增强全体妇女和女童权能”的此次盛会,梳理了部长级会议、一般性讨论、互动对话、边会及其他平行活动等议程,解读了各方在《商定结论(草案》的基础上进行磋商的目标。

    10月,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公开辩论会举行。《在维持和平与建设和平中投资妇女》指出疫情是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最大阻碍,要扭转军事开支上升趋势,加大对性别平等的政治和财政支持,切实推动妇女参与和平进程并发挥领导作用。

    11月,第四届巴黎和平论坛举行。《合力应对全球治理中的差距与不平等问题》分享了论坛围绕多边主义、气候变化、性别平等、网络安全等议题进行的交流,以及与会者为确保全球复苏中的性别平等提出的切实建议。

    ——从教育、经济、管理等角度建言全球复苏中的性别平等

    新冠疫情形势下推进包容性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凸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发布了《2020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新女学》作者在解读该报告时强调,性别平等与推进包容性教育之间存在联系,报告给出了推进包容性教育发展的十项建议。

    数据表明,妇女在灾害中受到更大影响,灾害中妇女往往“不可见”,而妇女参与灾害管理有助于促进更持久的和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社会性别、灾害管理与私领域》报告后,《新女学》分享了报告为实现性别平等的灾害管理提供的参考。

    针对后疫情时代妇女在经济生活恢复中面对的挑战,《在复苏契机中推动妇女全面参与经济》提出,应确保和疫情相关的恢复措施具有性别敏感性,思考建立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支持妇女生计的经济模式,并利用复苏契机塑造一个更可持续和平等的世界。

    《新女学》还在回溯奥运性别平等历程的同时,考察中国女运动员成绩飞跃背后的原因,呈现欧亚地区青少年新媒体使用研究全景图,追踪澳、英等国女性STEM人才战略动态,解析卢旺达妇女高参政率与地位提升的复杂境况,并关注了东南亚高地的流动、生计与性别议题。

    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女学界一面带着百年历史的大视野回首妇女解放之路,一面紧随当下变化着的妇女儿童问题,赋予妇女/性别理论更强的现实生命力和实践引领力。展望2022年,《新女学》将继续秉持求实态度和全球视野,聚焦大政方针,关切妇儿发展,在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见证与记录男女平等伟大事业。

    (撰稿: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蔡双喜 见习记者 范语晨)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