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12月29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5版:权益观察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首个“平安校园反诈中心”精准探索反诈新模式

“预警前站”植入高校,民警后期跟进调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徐阳晨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警劝阻进高校暨北京地区“无诈校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

    针对大学生这一电信诈骗案多发高发群体,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创新思路,把“预警前站”植入高校,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建立首个“平安校园反诈中心”,发动全体师生参与到反诈大课堂、大实践中。

    全国首创 打开警、校联动反诈新思路

    作为全国首家高校反诈中心,首经贸将“平安校园”与“电信反诈预警”平台相融合,按照警校联动、师生全员参与的思路,建立了三支反诈队伍,分设“宣教、预警、劝阻、处置”四项职责。“我们有专职的反诈专员,负责开展电话预警、现场劝阻和情报研判工作。同时,老师也全体加入进来,负责协助劝阻和宣教事宜。”首经贸反诈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学生既是反电诈的重点保护对象,也是校园侦查、调研、预警小组的“主力先锋”,这是高校反诈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走进首经贸“反诈中心”主办公区,记者看到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内设置21块电子屏幕,对校园内外各个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其中,一块屏幕上显示“电话诈骗:17起”等红色警示数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此刻我校师生正在接通的疑似诈骗电话数量,一共17起,工作人员需要一一核对,并第一时间联络到这17名师生。”

    据悉,作为四级反诈平台,首经贸师生一旦接到诈骗电话,公安系统立即把诈骗信息精准推送给校园反诈中心。“系统内点开来电信息,就会知道被打入电话属于哪个院系,哪名师生,我们会派出工作人员、志愿学生和老师先行劝阻,丰台区樊家村派出所民警后期跟进调查。”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园反诈从预警到见面劝阻,10分钟内完成,相比传统的出警拦阻平均时长缩短了近一倍。

    “有老师同学预警、出面劝阻,被害人的心理接受度更高,也更容易信服,警力人员的配比也不再紧张。”北京市丰台区刑侦支队民警解释。

    全员警示 电诈案发量明显下降

    不久前,首经贸学生丹丹(化名)接到以“00”开头的境外电话,对方谎称是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其手机号发布了违法信息,必须要注销该电话卡。但因为电话卡注册地是广州,对方表示丹丹信息已遭泄露,并将其转接到自称是广州市天河分局的民警线上,该名“警官”对丹丹个人信息泄露行为进行了严厉警示,以展示其专业权威性,让丹丹逐渐产生信赖。

    正当丹丹准备按对方要求制作视频笔录时,校园反诈中心监测到这一异常情况,“我们预警平台接到一起高危的通话信息,大概300秒,立即给这名学生打电话,但一直在通话中,我们坚持一直打,并准备联系该同学的辅导员。”反诈中心专员表示,丹丹接到学校电话后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险些被骗。

    此后,首经贸反诈中心以此为典型案例,定期进行教职工、学生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和反诈宣教,在“双十一”等电诈高发期,采用游戏、知识问答、宣传册、短视频、反诈微信群、案例深度讲解等方式,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骗技能。

    据悉,反诈中心成立4个月以来,接到的警情数量明显下降。“在‘双十一’等重大节日,一天最多有70多起电诈警情,平时也有二三十起,但现在平均一天十多起。”反诈志愿者说,起初同学们接到反诈中心的电话,会有疑虑,不太信任,但通过长时间的宣传和互动,现在大家的配合度很高,知道是“自己人”来电,积极提供可疑的诈骗线索,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防诈反诈预警氛围。

    “2019年,我校师生电信诈骗案发25起,损失35万元,2020年案发11起,损失26万元,最高个人损失达10万元。反诈中心成立后,累计处理电诈损失3000元,切实保护了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首经贸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延伸阅读

    大学生反诈意识提升“三个关键”

    一是谨记96110反电诈专线。公安部刑侦局已推出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咨询专线电话“96110”,如遇到此号码打来的电话,务必接听,若发现犯罪线索,也可拨打此号码举报 。“96110是唯一官方注册的预警劝阻电话,即使境外来电也无法真正复制,有些诈骗电话最多是把96110嵌入一串数字中间,以此来假冒公安机关来电。”北京丰台区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广大师生,如果来电显示96110,一定是公安机关在做防骗提示,请接听并认真聆听。

    二是靶向施策。针对刷单、冒充购物客服、注销校园贷、票务改签等高校高发犯罪,开展系列宣教活动。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公安局会同蚂蚁金服集团,在案件高发时点,制作海报、手册、视频等宣教素材,提供给各大高校。在首经贸,许多生动的反诈培训令学生们印象深刻。“一些宣传片和小视频就是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件,我看了之后感触很深,对电信诈骗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即使诈骗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但我有义务,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提醒那些喜欢网贷、网购、网上交友的同学,把常见的诈骗情境和防骗技巧告诉他们。”首经贸一名大二学生对记者说。

    三是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法治观。“高校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电诈的高发群体?主要原因是交友需求和财物需求的不理性增长。因为社恐,越来越多大学生倾向于网络交友,而不法分子也正是看重了大学生习惯于隐身交流、性格单纯的特点,设下圈套,对其进行诱骗。”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珍解释,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又面临交友、购物等需求,迫切想要找到简捷快速的高回报工作和投资,更易陷入骗子的陷阱。

    李珍提醒,大学生在网上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谨慎交友,尤其是涉及财务信息的往来,需仔细确认安全保障和合法的交易机制。针对网络贷款、刷单等“来快钱”的途径,应有清醒的认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日常消费应奉行克制理性,量入为出,避免盲目跟风,一味滋长物欲。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