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02月28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5版:家闻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双减”后,如何让减负真正变成减压?

    ■ 陈若葵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压力相对较小的学期和相对宽松的寒假。然而,部分家长仍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广告语不敢“怠慢”。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31.5%的受访家长感到,这个寒假家长给孩子安排补习的现象已经不多了,70.9%的受访家长认为能有更多时间拓展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养。但是,有68.5%的受访家长发现,身边给孩子报班的现象仍然有,小学4至6年级家长比例更高。

    据媒体报道,随着孩子们学习压力的减少,家长们的顾虑却并没有随之减少,一些家长对如何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表示较为彷徨,部分家长由“双减”前让孩子上语数英补习班,到此后让孩子上羽毛球、美术等一类的兴趣班,或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不能让孩子闲着。”同时,也有部分家长表示,富裕家庭给孩子请一对一私教,担心普通家庭的孩子会因此缺乏竞争力。

    不得不说,多年存在于家庭、学校、培训机构乃至社会中的竞争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反思,其以分数高低论成败的内核给孩子和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过度竞争致学生唯分数至上

    “双减”政策的强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为孩子和家长“松绑”。但是,就目前而言,在中高考中,分数依然是对学生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升学的硬杠杠。学校看重学生的升学率,老师看重学生的平均成绩,而学生和家长看重成绩和排名,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教育的全面竞争。在如此大环境中,不少父母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不在竞争中爆发,就在竞争中死亡”的说法,早早将孩子放在应试竞争的“赛道”上,尽可能“抢跑”。不可否认,不少“抢跑”的孩子,其学科成绩确实比较“亮眼”,他们也因此赢得了更多机会。

    尝到了“甜头”,孩子会越发关注分数,甚至将其异化为学习的目的,忽略了其他。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在进入学校后,首先学到的是竞争,那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就是佐证。表面上看,它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也潜在地诱导学生把同学、同伴当成对手,在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排名中,唯有把别人比下去,自己才能跻身前茅。这无疑透露出浓浓的“火药味”和狭隘的价值观。以这样的心态,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少了,暗暗较劲多了。

    谈到竞争教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曾表示,竞争意味每个人都必须在一个标准系统里和其他每一个人做出区分。我们必须跟每个人都不同,每时每刻都要赢。孩子们长期经历的这个过程,使他不觉得知识有多么神圣,因为我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只是为了赢。这样的教育,很难让孩子们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生活持久的热爱。

    另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竞争教育中长大的学霸,所承受的压力或许比学习落后生要大得多——因为习惯了领先,他们更渴望赢、害怕输,甚至输不起,这样的心态使他们时时处于焦虑、压抑之中,而且对自己的期待越高,焦虑感越强。这就是弗洛伊德讲的,庞大的超我结构使得每个人在竞争中,最后心灵处于一个全面压抑的状态。

    压力过大会导致人生无意义感

    压力和焦虑无法使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如果不能一直保持领先,孩子很可能变得自卑,且身边的同学越优秀,落差感越大。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为了获胜,不计一切代价”“只关注结果,而非享受过程”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很可能会以“输赢”作为指标:如果不能赢过他人,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即便他在一个大环境中比如一个年级、在全区全市范围内很优秀,但在强手如林的小环境中比如在班里成绩中等或偏后,不少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很烂”,焦虑、压抑。久而久之,自我怀疑程度越来越重,最终陷入“自我认同危机”。

    儿童青少年缺乏自我认同感,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抑郁,甚至产生人生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自杀率大幅度下降,但中小学生自杀率却有所上升。表面看来,有些孩子因父母、老师的几句批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因不堪作业“重负”而轻生,但归根结底,都是其人生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最终导致了他们以极端的方式,放弃自己的生命。

    合作比竞争有益于孩子成长

    有竞争、有压力是教育中所必需的,但是过度的压力,持久的竞争不适合每一个孩子——这样的环境,容易让孩子将成绩、奖项、他人评价等外界因素作为定义自我的标准,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在的、对自我客观的认知和肯定,相对于来自外界评价的“社会标准”,这种自我价值感,是一种更为稳定的“内在标准”,能牢固地支撑起一个人的内心和精神,使之即便在困境中,个人价值感也不会崩塌,而能把握人生的方向。

    自信、身心健康的孩子未来更有竞争力,他们也更有可能对一件事情保持持久的热情,在坚持中有能力忍耐孤独、寂寞,有耐心去经历在旁人看来很枯燥的过程而不放弃;才有可能不计较当下的输赢,有勇气面对失败,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不完美的自己;且拥有长远的眼光和大气的胸怀,有能力把控自己、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也能很好地与人合作。

    合作的内涵是友善、诚实、宽容、配合、付出,一个人的合作能力是其未来核心竞争力之一。为孩子计深远,我们与其教孩子竞争,不如先教会他们学做最好的自己,做好他人的合作伙伴。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阐述,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孩子们往往对竞争的准备,比对合作的准备更为充分。“对竞争的训练一直持续不断,这对孩子是一种不幸。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会变得只对自己感兴趣。他们的目标将不是奉献和施予,而是夺取。只有按照合作的方向开展教育,孩子们才会真正彼此感兴趣,并享受到合作的快乐。”

    个体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社会情怀”,即一个人需要到社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获得归属感,而合作和责任就可以很好地成就这一点。父母可以以家庭为起点,引导孩子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家人共同完成,让他体验到大家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快感,学会怎样与人配合。同时,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在这个家里是被尊重、被需要的,这种有贡献的归属感能带给孩子良好的体验,也有助于其养成平和、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是孩子赢得未来的原动力。

    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于他的善良、豁达、阳光、坚韧,在于他遇到困难、坎坷、甚至遭遇不幸,仍能与身边的人、与世界、与自己和解,而不是在每一次的竞争中,“赢”得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