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05月26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美·什刹海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记忆不会老去

    那时,故乡下了一场雪,冰雪把黑鱼河两岸映照得很美,芦苇在寒风里立着,黄黄的,像无数双臂膀在拥抱蓝天。

    ■ 张新文

    单位的一次聚会上,同事阿戴醉眼蒙胧瞅着我说:“我们的作家张,花开,有凋谢的时候;树大,有招风的时候;人长,有老了的时候。你说,记忆这东西会不会随着人的老去,而老去?”说完,他趴在餐桌上开始放声大哭一场……

    我和阿戴是同乡,他在异乡打拼十年了,由于各种理由迟迟耽搁了踏上故土的行程。他的思乡之痛,同样盘桓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我说:“无论世界发生了多大多快的变化,记忆这东西总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永远不会,也不可能老去!”那晚,我俩沿着水乡的岸堤慢慢地踱着步子,岸边的灯火,倒映在河里,随着波纹扩散开来,碎了一河的银光……

    记忆之门,开始在我的脑海里打开。

    我的故乡有条河流,名字叫黑鱼河,一年四季中只有到了夏季,它才会蓄得一河水,而且下游流水受阻,慢慢形成沼泽,最终水还会慢慢地东流去。其他三个季节,黑鱼河只有十几步之遥,正因这样,黑鱼河两岸芦苇浩荡,杂草丛生,成了鸟儿们的天堂。我们村和阿戴的村子被一个灌溉渠分成两个单元,他们在渠坝的北面,紧贴着湿地,我们在渠坝的南面,两村的土地是紧密连在一起的。阿戴他们是回族,我们则是汉族,初中的时候,我们村的孩子是在阿戴他们村的中学读书的。一到夏天,进入他们村子就能闻到膻味,因为他们那里宰杀牛羊,吃的也是牛羊肉。那时候没有村村通,一到雨天就是赤脚踩着烂泥去上学,阿戴母亲心痛我们这帮孩子,常常会做一大锅的米饭,做红烧羊肉给我们吃。阿姨担心我们吃不饱,吃饭也像给我们派任务似的,非把我们的肚皮吃得鼓起来,她才放心,还说“回汉是一家,可不能拿我们当外人啊!”说心里话,我们从没有把民族不同当回事,我们居住在一起,本就是一家嘛,我和阿戴既是同学,又是兄弟,因为我们的东西,是从来不分彼此的。

    2012年的时候,我去安徽将军县金寨县采风,顺道回了一趟故乡。那时的路还是石子铺成的路,雨天仍是坑坑洼洼的,灌溉渠已经年久荒废,很多人在渠坝上搭起棚子养鸡、养鸭、养鹅……因为渠坝属于公共区域,个人占了就占了,整个渠坝成了养殖场,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我那次是夏末秋初去的,未进村苍蝇就迎了上来,嗡嗡地围着你,即便我用旅游帽扑打,也驱赶不走它们,一种燥热和难闻的气味,我蹲下开始呕吐。难道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吗?我没有进村,去了黑鱼河,芦苇虽然还有,面积却被压缩得很少,过去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稻田。

    晚上,村书记执意要请我吃晚饭,我没有拒绝,他是我的同学,我也想在他的面前谈谈此行我的感受。对于故乡的爱,不是游子,不是泊在他乡,是很难感受到那种念念不忘之情,换句话说,只有在异乡,才有故乡一说。

    那晚我们没有去镇上下馆子,而是在他家里,还把阿戴他们村的村书记也叫了过来。同学的妻子手脚很麻利,没多久就上了满满一桌子的菜,很多都是我在他乡梦中的儿时菜,在异乡很难吃得到,比如沱湖的螃蟹、安淮的小豆饼、大新的千张、张家湖的红薯粉丝、胡庄的黑猪肉……

    因为对于故乡的现状,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所以那晚酒少话多。我给两位村书记提了很多建议,比如建设生态农村;比如回汉两村协调发展,比翼双飞;比如土特产商品注册,网上营销;比如养殖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让水更清、天更蓝、芦苇更绿,引来百鸟欢,鸣唱声传远……

    时间在不经意间就悄无声息地溜走了,当我再次踏上故土的时候,已是10年后的事。

    2022年的春节前夕,同学给我发来信息,说你这一走就是10年,大过年的,也该回来给父母烧一刀纸啦!故乡和亲人是我永远割舍不掉的眷恋,考虑到那时的疫情形势,我一个人开车回了故乡。

    从宁洛高速右拐进入徐明高速,原来是到了故乡的县城西下高速,再沿省道驱车三四十里的路程才能到家。现在不同了,高速路通到了家门口,下了高速就到故乡。

    只是眼前的一切变得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我都不敢相信,这就是故乡。原来的石子路,变成了双向两车道的标准化的沥青路面;原先各居一方的散放养殖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养殖场,再也没有过去那种苍蝇到处乱飞的尴尬事情了;路灯是太阳能,路的两边是高耸的冬青;村舍窗明几净,独户独院,统一标准化的别墅群……

    行走在故乡,还有钢琴曲从楼群里飘出来,曲名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听着,听着,我的泪水就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故乡,你真的变了,这才是我和世世代代的村民想要的样子。

    过年期间,故乡下了一场雪,冰雪把黑鱼河两岸映照得很美,芦苇在寒风里立着,黄黄的,像无数双臂膀在拥抱蓝天。陪同我的村书记告诉我,你那次的建议,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你走后我们一边自责,一边整改,加上县里要用河水作为城市的饮用水,我们也借着环境的整治,重新定位我们两个村的生态模式,现在的故乡,老同学,如你所愿了吧?

    我笑着使劲地点点头,站在寒风里,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而后,我们在雪地里奔跑,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似又回到懵懂少年时……

    记忆在时空里叠加,却永远不会老去。贫瘠与富有,付出与收获,分享与感恩总是伴随着我们。那晚,我们聊了很久,不觉已是鸡鸣三更,室外寒风瑟瑟,室内暖意融融……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