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05月31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新女学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劳动教育从家庭生活着手,赋予家庭教育新使命

    “中小学生要学烹饪”的相关话题引发社会关注。提高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技能需家校共育,图为学生们正在上烹饪课。

    图片来源于《山西晚报》

    ·编者按·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中小学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生要学烹饪”一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启蒙于家庭、强化于学校,是孩子作为家庭成员入世涉世的生命起点,也是学生作为学校成员明理做人的探究课堂。只有通过家校共同的努力,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赵媛 鄢继尧 熊筱燕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中小学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生要学烹饪”“劳动课要学做饭修家电”一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劳动教育从家庭生活着手,包含大量日常生活劳动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树立家庭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家庭教育新使命。

    家务劳动自古就是我国家庭教育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儿童日常生活劳动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将家庭作为儿童劳动教育的第一场所。“洒扫、应对、进退”作为古代家庭教育的一贯传统。《论语》中子夏曾说过:“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教育正是从小处开始的,这就是见微知著的精神。以“洒扫”为代表的日常生活劳动,就是父母与孩子间的双向互动与合作,可以教会他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

    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开创了后世“家训体”的先河,在治家篇中颜之推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告诫子孙生存之根本在于要自食其力,以种植庄稼的方式来吃饭,以栽种桑麻的方式来穿衣。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儿童启蒙之学需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在《童蒙须知》中提出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

    清朝曾国藩所著《曾国藩家训》被誉为“千古第一家训”,曾国藩治家之道强调“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诀,“家中种蔬一事,千万不可怠忽”“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等家训无一不体现着对儿童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等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养成的重视。同样,清朝的朱柏庐编写的《朱子家训》开篇便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要求家人要早起早睡,从整理收拾屋舍做起,营造一片干净舒适的家居环境。通过长辈以身作则,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了家庭责任意识。

    世界范围内家务劳动都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国外劳动教育开展较早,并形成了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纵观全球,各国均将家务劳动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家政学协会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至少40%的国家和地区将以日常生活劳动为核心的家政课程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

    如瑞典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展劳动教育的国家之一,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础、重视家庭生活质量是瑞典福利国家社会制度的目标,劳动教育以家庭日常生活为核心,主要通过家政课程来落实。1962年义务教育制度确立后,“家庭与消费者知识”和“手工”两门家政课程便作为必修课从一年级一直持续到九年级。如在“家庭与消费者知识”中的“食物、饮食与健康”模块中,学生需要学习烹饪烘焙的实操技能、考虑能量和营养需求自创食谱,到乳制品生产、磨坊、肉类或鱼类商店等不同的场所进行参观、学习与观察。

    德国的劳动教育也独具特色,在小学中通过类似家政课的“常识课”来落实,且基本每个学校都拥有烹饪、缝纫和编织、金加工、木加工、办公室管理五种劳动教育专用教室,在烹饪专用教室中有整套的烹饪设备、器具,涵盖德国家庭厨房基本的四种形式,使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真实环境联系起来,身临其境地指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劳动。

    亚洲的日本因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也非常重视家庭建设,其劳动教育也将日常生活劳动作为重要内容。早在1947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就将家政课程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并一直延续至今。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将“通过与衣食住等有关的实践与体验式学习活动,发挥经营生活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来提高我们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作为学习目标,将“家人·家庭生活”“生活中的衣食住”“消费环境”三个方面作为学习内容。除此之外,韩国的劳动教育也通过家政课程来落实,中小学家政课程均为必修课,除讲授理论课程外,还要在专门的教室进行实践操作,学习制作大酱、泡菜、紫菜包饭、拌饭等本国传统食物,裁剪、缝制、修补传统服饰,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

    家校共育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回顾历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启蒙于家庭,意在劳动的模仿同化,是孩子作为家庭成员入世涉世的生命起点;纵观全球,日常生活劳动强化于学校,指向劳动的认知习得,是学生作为学校成员明理做人的探究课堂。因此,只有通过家校共同的努力,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家庭要发挥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1年10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品格与习惯的培养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启蒙的主导者,家长的劳动观念、能力、精神对孩子有着深刻影响,要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家风,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同时,学生在学校学到的许多日常生活劳动知识与技能,都需要他们在家庭中亲身实践、亲历情境、亲手操作,家长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通过“拍照打卡”等应付了之,而要抓住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烹饪帮厨、美化家庭、养护绿植、器具维护等各种机会,帮助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日常生活劳动。

    学校要发挥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除加强劳动教育整体规划和课程设计、整合利用资源组织课程实施、合理安排和培训师资、建设劳动园地和场所外,还要积极与家庭密切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途径密切家校联系,向家长宣传劳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劳动课程开设的意义、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等,引导家长树立劳动教育观念、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同时,还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劳动活动,指导家长将相关劳动内容有机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使学校劳动课程与家庭劳动教育建立关联,使学生习得的劳动技能能够在家庭得到及时的应用和巩固,与家长一起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赵媛为江苏省家政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鄢继尧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熊筱燕为江苏省家政学会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