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06月29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4版:视点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抑制“高考状元热”仍需更多冷思考

    □ 刘天红

    近日,随着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出台,多地推出高考成绩单“隐藏款”,引发关注。从这一举措所释放的政策信号来讲,具有一定的威慑和引导作用。但单纯一个简单的技术操作很难真正为“高考状元热”降温。

    炒作高考状元及高分考生的社会现象由来已久。自古以来,“状元及第”“金榜题名”就是最津津乐道的人生喜事。当下,高考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人才选拔功能,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大众将高考比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那么,一场不遗余力地“酣战”之后,“披露战果”“鼓舞士气”似乎顺理成章。

    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但考生高考成绩仍不断泄出,追捧高考状元及高分考生的热潮并未消退。可以看到,隐藏高分考生成绩举措推出后,媒体及学校的宣传用语,又变成了“XX中学XX名考生分数被隐藏”;禁令之下,甚至出现了“水果喜报”怪象,某高中“学校今年的芒果树收成特别好:一批成熟的芒果总共有2426个,其中2个芒果特别大……”的通告令人啼笑皆非。

    炒作高考状元背后依然是“成王败寇”的强者文化,获胜者得到世人瞩目,却往往忽略了那些落榜考生的心理感受和未来发展。且过多遭受外界名利观念干扰,会使个别高分考生的价值观产生混淆,难以集中精力投身学业。大张旗鼓的高考状元宣传,加剧了高考的“内卷”,折损了教育所应培育的开拓性价值,更进一步加剧了“高考”相关产业竞争的白热化。

    为“高考状元热”降温,除使用类似隐藏高分考生办法外,更应重新审视育人之道。尽管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但教育本身绝不是打败他人、赢得第一的“零和竞争”,其根本依然在于启迪心智、化育品格,培育健全人格、提升公民素养。期待有更多治本之策相继出台,让教育回归育人之本,让每个人的潜质与才能都被看见。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