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07月07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4版:视点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三名大学生组团设计儿童家庭性教育软件

“嘀嗒计划” 让性教育走进儿童日常生活

    借助AI人工智能和交互设计相关知识,三名大学生组成“嘀嗒计划”团队,专门针对儿童家庭性教育开发小程序。他们尝试以轻量化的小程序帮助儿童性教育更好走进家庭,故事生成板块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孩子开展性教育,人工智能问答助手帮助家长应对小朋友的奇思妙想。期待让更多儿童在科技和公益的力量中接受良好的性教育,健康成长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婷

    □ 实习记者 黄烯橦

    “嘀嗒”是钟表摆动的声音,而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一学生何璇与她的队员之所以把参赛小程序取名为“Dida”,是希望伴随着钟表行走的提醒式音效,让性教育走进儿童的日常生活。今年6月底,何璇与两名队员组成的“嘀嗒计划”从1400多个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入围第二届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总决赛的24支队伍之一。

    本次比赛由全国妇联宣传部指导,由腾讯公司与中国儿童中心联合主办,共分为“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教育”“素养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三大赛道,旨在从技术公益思路出发,探索用AI守护下一代生存环境的可行路径。

    借助AI人工智能进行儿童家庭性教育

    “Dida”小程序是一款专门针对儿童家庭性教育设计的软件,包含故事生成、人工智能问答助手两大核心板块。

    何璇为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做了线上演示,在故事生成板块,家长上传关于游乐场、超市等生活场景的照片后,“Dida”小程序会识别出照片的关联词,例如“游乐场”或“超市”。接着家长可以选择“陌生人”“保安叔叔”等其他关联词和所需的教育主题,小程序就能生成相关故事文本,家长即可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孩子开展性教育。据何璇介绍,这一板块的设计结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的内容,把教育主题分为八大类,其中包括人体发育、家庭生活、爱与关系、性别权力和拒绝暴力等。

    如果孩子问了家长也答不上的性教育问题,家长该怎么做呢?点开“Dida”小程序的人工智能问答助手,AI可以帮助家长应对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家长快速检索与小朋友问题相关联的内容、获取知识素材后,马上就能为小朋友进行解答。

    记者看到,“Dida”小程序还有论坛板块,该板块则为家长和儿童性教育专业人士构建了桥梁。主创团队在调研时引入了儿童性教育机构,让家长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家长和家长也可以利用论坛模块产生互动。主创团队发现,家长们十分乐于讨论各种与性教育有关的话题,比如孩子多大的时候家长不适合与孩子一同洗澡、幼儿园是否应该分男厕和女厕等等。“家长不可能只依靠专家的解释,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够帮助他们打消顾虑,提高相关问题的关注度。”何璇介绍。

    “性教育的普及应该越早越好”

    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指出,“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儿童性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被作为新的主要目标之一。何璇表示,“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在社会上营造更好的氛围,让儿童接受全面的性教育。”

    何璇最早接触性教育议题是在大三的时候。2020年,她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学生团队合作进行成人性教育知识科普,以视频形式在各大媒体平台做推广。然而视频制作的限制较多,且投放的视频最后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度,他们的科普活动就没有了后续。不过,何璇仍然关注着性教育的话题。一方面,“这跟我有一个妹妹有点关系,我会很担心她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她注意到在一些性侵犯的案件以及身边人的类似经历中,当事人往往处于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何璇觉得,性教育领域非常值得关注,而且性教育的普及越早越好。

    团队的另一名女性成员林晓玲是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二年级的学生,她小时候曾经历过性骚扰事件,“但是自己当时没有任何的反击或者自我消化的能力,只能一直把事情藏在心中。”大学时,她上的设计批评课有过性别相关的话题,借课后作业的契机,她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和自己有一样的困扰。她与多年的朋友何璇一拍即合,开始了性教育普及的设计。

    团队里唯一的男性成员桑金楠是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研一学生,他与何璇有过多次合作比赛经历。“上了大学之后,我对性别问题的认知也在一点一点增加。”桑金楠说。三位“嘀嗒计划”团队小伙伴希望能借助科技和公益的力量,为保障中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多努力。

    期待推动“Dida”落地

    “从成人的性教育继续探究下去,我们发现,儿童性教育是最关键的。”林晓玲说。“嘀嗒计划”团队利用腾讯云AI技术完成了AI智能问答助手功能的设计,在“Dida”小程序未来投入使用时,它将大大减少性教育问题咨询所需要付出的人力成本。

    “加上前面的图像识别和故事生成的部分,我们完成了从实体走向纯虚拟的转变,削减了使用成本,以便更好实现性教育介入家庭的目的。”何璇介绍。此前,他们在长沙开展过性教育公益工作坊,设计过人手触碰后相应部位亮红灯或绿灯的智能玩偶,还设计过智能交互立体书,其中包括家长知识册、儿童收集册和卡通化的性器官小玩偶。

    “从前期体量较大的智能玩具、智能立体书到现在轻量化的‘Dida’小程序,我们尝试找到解决性教育问题的中国本土化方案。”林晓玲说。儿童性教育课题启发她将自己所学的设计学应用到儿童教育问题上。

    “我慢慢地坚定了,通过学习要去思考技术探索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桑金楠最大的收获是把自己学过的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群体的关怀上。

    何璇对记者表示:“现在面向家庭性教育的产品和服务还是少数。期待我们帮助过的家庭能够收获一些关于性教育的新视角、新知识或者新态度,同时把这份态度传播给身边的好友。”

    “嘀嗒计划”团队将尝试与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合作,继续完善故事生成模块与AI智能问答助手模块的“知识库”。“我们期待专业的性教育专家来跟我们深入探讨或者合作。”何璇多次表达了他们的希望。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