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07月28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7版:美·口述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王凤英:军人无畏的崇高品格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 口述:王凤英  军旅作家  ■ 记录: 张国领

    ·人物简介·

    王凤英,笔名又央,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版三卷本长篇小说《雄虓图》、长篇报告文学《玛尼石的脉动》、小说集《风入松》《最后的草原》《朝日葵花》《哨所那边的蘑菇圈》等,作品曾获“全军中篇小说一等奖”“长江文艺奖”“武警文艺奖”等军内外50多个文学奖项,散见于《十月》《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文艺报》《中国文化报》《文学报》等报刊共400多万字。

    人生的许多经历,只有过了若干年之后,才会慢慢发现,时间真是个理性至极的智者。我是一个被时间理性对待的懵懂者,是一个若干年后才恍然有些觉悟的写作者。

    阅读经典垫高文学眼光

    我是一个对万事万物都保持好奇的人。10岁开始学码字,脑子里都是儿时记忆中乡村露天舞台上的那些悲欢离合。那些英雄好汉,他们便都成了我笔下想拯救、想认识、想成为的那一部分,这些想法后来反反复复揉搓了20多年,才写成三卷本小说《雄虓图》,也算是最初的创作动机。这部1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到今天已出版10多年,但很神奇的是,写这部书的过程很长,长到不知不觉中带给我无法计数的变化,从内在到外在,能够意识到的、肉眼可见的改变,而未意识到的、肉眼见不到的,已同血液融入身体、灵魂,编进了我的基因密码。

    诚然,每一个人开始创作,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某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的风格影响,何况儿时的我恰好就遇到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红楼梦》呢?对于不懂得小说如何写、人物如何塑造、场景如何渲染、情节如何推进、对话如何符合人物设定的语言等基本要素,从此便有了模板,久而久之,悄然垫高了我对文学最初的眼光,画出了文学该有的眼耳鼻舌身。

    在我写作的初期,阅读过的经典作品很多,尤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阅读,受益多多,直接的影响是自己的作品后,有了那些文本的语言风格、审美趣味等元素。

    这种阅读习惯在我上大学后变得更为清晰,我读的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理所当然要用大量时间阅读大量的名著,这其中已不仅限于中国古典名著,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全部纳入视野,进行精读或泛读,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并没有再像最初遇到《红楼梦》那样遇到一部对内心和创作风格冲击极深的作品。

    用细节来呈现作品价值

    好的作家应该对时代做出美学反应,这是因为对所熟悉的环境、生活进行的深切介入,以达到彰显出基于现实的价值标高。

    我想,军旅作家的身份标定首先是军人,其次是作家,军旅作家与非军旅作家的本质区别,应该是其关注的特殊对象和熟悉的特殊场景赋予了描绘的优势,这并不是说要放弃创作非军旅题材的作品,而是军队现实中有那么多活生生的素材,鲜活的人、鲜活的故事,这是自己所熟知的部分,艺术不就是要来源于生活吗?

    我创作中篇小说《黛色参天》获得军队一等奖,用评论家殷实的话说“固执于青年军人身上的正直、正气,固执于人格力量与军人价值之间的密切关系”。其实,这篇小说写了一名叫欧阳图的年轻武警干部,到落后中队任职副中队长后,遇到了训练、执勤、管理等方面的老问题,也直面了官兵关系、军民关系等新情况,他在这些问题和关系中的处理方式和新理念,带有新时代年轻军官弥足可贵的特质,正因为此,他才会把一个落后中队存在的方方面面问题看得那么清醒,最后才会带出一群训练场上嗷嗷叫的血性男儿。

    我身边的军人是一个群体,他们层级不同、职能各异,有在基层部队、有在科研教育单位、有在机关部门,新时代的军人身上气质、气息有何不同,如何创作出不一样的他们,这是我非常注意的部分。

    文学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千人千面才会更真实可信,那些脸谱化、同质化的人物形象是我刻意规避的,我谨慎地认为,非军旅作家之所以会写出脸谱化的军人形象,或可归因于没有深入了解、走近他们的机会,是情有可原的,但军旅作家不能也不该如此,只要是用心而非不走心、用情而非机械扫描、细节呈现而非统一视角,那么,优秀的军旅题材作品会再掀起一次浪潮。

    文学的旅程是孤独的也是激情四溢的

    神奇的事情往往发生于未知未觉的某一举动、某一瞬间,就是这一举动、这一瞬间,却带我走入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被人称为孤独的文学旅程。

    我1979年从河南老家随父迁居青海,在那一方神秘高地上,见证过为“两弹一星”默默工作的一群人。

    离开那里的许多年后,我开始关注父辈过去宏伟无比的生涯,也是在艰难困苦情况下所获得的广阔背景下取得成功的生涯。那种生活里有属于那个特殊年代的人非凡的干劲和精神品质。

    后来,父亲去世后,他生前反反复复念叨着的或戎马倥偬或光耀夺目的战天斗地的神秘远征,都随他的去世,成了我的永远遗憾。

    我开始着手向别人搜集、拾荒,试图还原那些难以置信的时代伟业是怎样一群人为之执着、为之无条件奉献的,这成了我这个“核二代”肩负的重大责任,大过众多我一向视之为不算小的事业。

    我完全有理由激起无声的絮语,也试图找寻一种浩瀚的想象力,以匹配想要表达的敬意。

    小说《雁阵》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称为“矿区”的军事研制基地,一方代号“221”的神秘地带,一群因为“两弹一星”的同道奔赴,一段发生在青藏高原某处的生命澎湃、岁月激情,一声爆响过后冲天而起的蘑菇云的故事。以一个小孩儿的视角,截取了父辈辉煌岁月里的一段经历,呈现他们无惧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无惧生死离别、危险加身,义无反顾投身国防建设。小说从程子汉一家入手,延展写了爸爸工作的神秘,奶奶的户口问题,妈妈的工作问题,大姐探枝的招工、待业问题,二姐飞天的军校特招,以及邻居孟叔叔受到处分、小燕儿阿姨偷青稞等问题,多侧面反映出制度、纪律的刚性和分离牺牲的残酷,也试图折射出人性的复杂。

    这部小说一反同类题材往往着眼于研制“两弹一星”技术层面的单向关注,重点着墨于基层技术人员及底层工人的默默无闻的奉献。

    在进入创作之前,我以为在经历着极为繁忙的琐碎时段,不再有当年创作《雄虓图》时那种纯粹的状态,很难静下心写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但令我惊讶的是,当我迈出了勇敢的一步,白天的疲惫与夜晚台灯下的电脑相比,什么都不算了,那一刻久违的幸福感从天而降,头脑格外清晰,所有的人物纷纷走过来告诉我这告诉我那,在四邻沉睡的午夜,我会蓦然放声大笑,会以泪洗面,迸发出的激情使我难以置信,却非常沉醉。

    作为作家,这样的创作激情令我分外珍视,因为这份纯粹,小说创作非常顺利,笔下的人物都是那么光彩夺目,又是非常熟悉,以至于在《雁阵》的世界里,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熟悉他们的酸甜苦辣,了解他们的无畏、崇高……

    作家为作品倾注心血是应该的,作品才能有作家的灵魂、气质,他们汇成了文学审美,最终呈现出来。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