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09月20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5版:新女学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全球安全倡议:当前安全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022年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首次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发出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中国声音。本文从判断全球安全的总体形势、擘画实现全球安全的任务与路径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全球安全倡议,并探讨“倡议”对在全球安全领域实现性别平等的引领作用。

    ■ 李英桃

    2022年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简称“博鳌论坛演讲”),首次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简称“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发出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中国声音。通过认真研读习近平主席的博鳌论坛演讲及近期相关讲话,本文将从全球安全形势、实现全球安全的任务和路径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全球安全倡议,并探讨“倡议”对在全球安全领域实现性别平等的引领作用。

    判断全球安全的总体形势

    安全通常被界定为一种价值,一个国家可以或多或少地拥有安全,用或高或低的手段来追求安全。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安全观念从重视以军事安全为主的国家安全逐步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199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类安全”概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2022年2月、9月分别发布《人类世背景下人类安全的新威胁》报告和《2021/2022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普遍的增长进程并未给人们带来更强的安全感;受益于较高健康水平、财富和教育成果的人们比10年前更加焦虑,其安全感降至历史低位。即便在新冠疫情之前,全球每7人中就有超过6人感到不安全。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人们的不确定性,也在全球范围内加大了人们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平等的加剧、破坏性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交织在一起,有可能让过去数十年的发展成果发生逆转,使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偏离轨道,加深人类的不安全程度。

    全球安全倡议是基于对全球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提出的。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9月召开的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曾指出:“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演讲中将当下的全球安全形势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类还未走出世纪疫情阴霾,又面临新的传统安全风险;二是全球经济复苏仍脆弱乏力,又叠加发展鸿沟加剧的矛盾;三是气候变化等治理赤字尚未填补,数字治理等新课题又摆在我们面前。他高屋建瓴地对全球安全形势做出全局性判断:“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

    擘画实现全球安全的任务与路径

    毫无疑问,并不是每一项“安全行动”都能给人类带来更大安全,某些群体获得安全的行动甚至要以牺牲其他群体的安全为代价。因此,联合国报告中尤其重视进一步巩固团结,超越对个人和社区的安全考虑,着眼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应对人类面临的严峻全球安全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演讲中号召与会各方“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并向亚洲乃至全世界发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倡议”的主要内容可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辨明发展与安全的相互关系,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早在春秋时期,《管子·治国》中就提出“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1986年联合国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认为“国际和平与安全是实现发展权利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召开的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并着重指出,要平衡推进安全、发展、人权三大领域的工作;博鳌论坛演讲中提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在2022年6月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人民对生活安康、社会安宁的梦想。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

    第二,遵循《联合国宪章》及相关国际准则,提出四个“坚持”。这四个“坚持”分别为: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重申,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21世纪安全挑战。

    第三,进一步阐释中国的全球安全理念,提出两个“坚持”。这两个“坚持”分别为: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见效,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第四,基于对全球安全形势和任务的分析,提出实现全球安全的有效路径。习近平主席指出:“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还特别指出,金砖国家应该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公道、反对霸道,维护公平、反对霸凌,维护团结、反对分裂,深化反恐、网络安全等领域合作,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内协调,在国际舞台上为正义发声。

    综上所述,全球安全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向亚洲和全世界传达了中国实现全球安全的战略任务与行动方略,指出了破解人类安全困境、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价值。

    引领全球安全领域的性别平等实践

    性别平等是国际和平安全议事日程上的重要议题。2000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第1325(2000)号决议,提出参与、保护、预防以及救济与恢复四大支柱,以推动妇女参与和平安全建设并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保护妇女免受武装冲突和一切形式暴力的侵害,切实推动实现性别平等。其后,安理会又通过多项相关决议,形成具有全球意义的“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然而,在当前的全球安全形势下,实现性别平等的历史进程受到了阻碍,妇女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恶化情势。

    为应对妇女面临的多重安全挑战,加速实现全球性别平等的任务,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提出,消除针对妇女的偏见、歧视、暴力,让性别平等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增强她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此基础上理解全球安全倡议,特别是其中“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以及“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等内容,能够更好地分析性别、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认识到“倡议”对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在全球安全领域实现性别平等的引领作用。

    妇女是人类安全共同体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中国妇女将同世界妇女一道,坚定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在维护共同安全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为促进国家民心相通、共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