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09月22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7版:美·口述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李树榕:好的文艺作品就是要坚持“三真”

    ·人物简介·

    李树榕,1954年出生,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任内蒙古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教授。2014年荣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出版《艺术概论》《艺术智慧》《艺术识见》等。

    ■ 口述:李树榕  文艺评论家 ■ 记录:鲍磊  谢云霞

    什么是文艺评论?我的理解是,面对艺术作品,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要有独到见解和理论高度,其中不乏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价值立场的引导性。这种思考和引导,不仅要有深度、有高度,更要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40多年来,我一直坚守艺术批评、艺术教育要以“真、善、美”为原则,不但平等、严格地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做学问要达到“概念无盲点”

    我的父母于1949年毕业于华北军政大学,1953年,他们被派到内蒙古(当时叫“绥远省”)创建话剧团,第二年,我就出生了。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极为严格地要求我说好普通话。因为父母都是话剧演员,他们必须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表达能力,所以家庭的语言环境就很重要。而父亲遇事总爱问:“到底为什么?”他教导我说,研究艺术作品或研究学问,只有连续问三个“为什么”,得出的道理往往就是深刻的。

    我认为,凡事必须“认真”,这才是做学问和搞研究必须具备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就来自我的家庭教育。我在大学教书33年,如果有一个“教育思想版权”是属于我的话,那就是主张“概念无盲点”。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讨论、写文章、答辩、著书立说时,一定要做到对自己运用的每一个概念都非常清楚,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否则就不能用。例如,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概论”,什么是“艺术概论”,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定义、特点、功能,是必须说清楚的。

    多年来,我手头一直离不开的工具书就是《辞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各种版本的《文艺美学词典》。我觉得查找工具书是做学问达到“概念无盲点”的基本保证,把工具书中的界定通过一个个艺术作品和社会问题来验证,则是理论结合实际最为重要的一环。

    这样讲课学生才能听进去,这样写文章别人才能看进去。

    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改革开放前,我国艺术学基础理论建设还没有起步,甚至连“艺术学”这个词都很少有人提。人们俗称的“文艺理论”其实是文学理论。

    1983年,时任文化部艺教局局长戴碧湘带领北京一些艺术院校的老师,编撰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艺术概论》,由此拉开了中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序幕。但这本书的框架和基本观点,都没有脱离1979年版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

    所以,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审视当时我国极为有限的两三种《艺术概论》时,就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建构艺术基础理论体系能否不再受文学理论的框囿,不再套用文学理论的范畴和概念?二是在学习借鉴外来艺术理论时,能否重视中华民族自己拥有的优秀理论资源?三是如何把音乐、戏曲、摄影等艺术门类的特点都概括进来?四是在艺术接受章节,如何确立起艺术批评的标准。后来,我撰写了三次艺术概论教材,就是试图把这些问题都讲清楚。最后一版《艺术概论》在2006年还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我从事艺术评论,已经近40年,长期以来,比较深刻的体会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会用真才实学来吸引人,用真情实感来打动人,最后,要用三观正确的真知灼见来引导人。

    2012年,我在《中国电视》第12期发表了一篇名为《文化批判深度不等于高度》的文章,主要是反思我国播出的一些后宫题材的电视剧。2014年某一天,我就接到一个电话,说我的这篇文章获得了“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文章类一等奖”。当时还以为是诈骗电话,就没有理睬。接着,正式的通知也发来了,让我11月到苏州去领奖。这就鼓励我进一步把衡量优秀艺术作品的标准确定了下来:“真才实学,真情实感,正确三观基础上的真知灼见。”后来通过一次次艺术批评实践,这“三真”是基本站得住脚的。

    我还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思考,对某些社会问题我们是可以进行批判的,对一些劣根性也是可以进行批判的。但是在批判的过程中,需要把问题的根基挖出来,这样才能批评得有力度,问题才可能解决得彻底一些。毕竟,地基挖得深是为了建筑物盖得更高。如果只有地基而没有建筑物,地基就会成为陷进很多人的大坑。所以我认为文艺评论就应该抓住艺术作品是否具备真才实学、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这三个标准。而要担当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爱是最重要的基础,爱祖国、爱人民、爱艺术、爱真理,因为有了爱,才能有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勇气和执着。

    好作品就要接地气、紧跟时代

    在今年八月份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我对内蒙古艺术剧院推出的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印象特别深。因为我既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杂技传统,也感受到了“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首先,剧情很接地气,在全民脱贫后,如何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的问题。那么,用什么样的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呢,这部剧就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我们的美好生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一对母女之间的矛盾,妈妈是草原上蒙古族刺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女儿是北京纺织学院毕业的硕士。当女儿回到草原以后,爸爸妈妈送给她两套蒙古袍。看到老旧的款式,有些俗艳的色彩,女儿很不喜欢。于是,妈妈就很伤心,觉得这个女儿到外地去读了几年书,怎么就不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了?这个时候,女儿就决定到其他乡村进行田野调查,进行民间采风。之后,她学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族刺绣,走向了传统与创新结合之路。

    这个戏剧从头到尾贯穿着传统与时尚是如何结合的,而且多次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魔术手法给予表达。最终,妈妈接受了女儿的创新理念,女儿也继承了妈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创造了崭新的艺术成果。

    所以,好的文艺作品就是要接地气、紧跟时代,带给观众的除了听觉和视觉的享受,还有反映当今社会欣欣向荣、人人奋进的时代精神。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