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11月11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4版:视点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男子掌掴幼儿折射教育误区

    □ 斯涵涵

    11月9日,一段男子上门掌掴5岁幼儿的视频引发网友强烈关注。目前,打人男子已被警方刑拘。

    男子掌掴幼儿折射“要打回去”的教育误区。孩子间发生矛盾、冲突如何解决,一直是民众关注的问题。有幼儿园曾经做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因为担心孩子养成懦弱的性格,无法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立足,这是“六成要打回去”的理论依据。这看起来似乎颇有道理,其实大谬。

    “打回去”论首先是过分渲染社会的戾气。“你先动手,我必回击”,但假如人人都不先动手,都养成了礼让、宽容的文明素质,何来的挑衅与“打回去”?正是因为一些成人争强好胜、崇尚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失去了谦让、和睦的传统美德,才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示范,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逞强好勇、不辨是非、笃信拳头、无视法规的恶性循环。

    而从道德、修养层面来讲,无论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是“让他三尺有何妨”,以及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光辉。大度做人、克己处事是一种人生修养境界,也终会赢得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更重要的是,要“打回去”的论调背离法治文明的轨道。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很正常,小伙伴之间发生打闹更是司空见惯,家长们要正确看待、分析相关问题,着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妥善处理矛盾,如果超出普通打闹的范围,便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而非以暴制暴。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要用法治与文明来匡正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区分小孩子玩闹、欺负与校园霸凌的影响,既不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能以暴制暴。健全法律法规,倡导文明谦和,为孩子们大力营造法治、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而不能背离法治与文明的时代潮流。这是“男子掌掴幼儿”事件给大家敲响的警钟。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