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11月24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2版:时讯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以党建引领街区建设

千年驼铃古道“模式口”焕发新生机

    模式口村街角一景。

    / 采访感言 /

    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北京模式口这个宜居、宜游、宜业的历史文化街区正承载着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希冀,阔步前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11月20日一大早,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04号的法海寺炸糕王门前照例排起了长队。不少人早上开车十几分钟,也要来这里排队买几个刚出锅的炸糕。

    王玉明的祖传炸糕手艺早已名声在外。几年前,大街上一张桌子、一口锅,就是简陋的“店面”;一块木板上刷上白漆,用红色大笔写上法海寺炸糕王几个大字,就是招牌;桌上一个油乎乎的饼干铁皮盒子,就是“收银台”。小摊虽然生意红火,但炸炸糕时溅出的油渍、地面上被随手扔下的垃圾都为王玉明的好手艺蒙上了一层阴影。遇到风雨天,小摊的环境就更不堪入目了。

    而如今,走在整治后的街道上的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干干净净的地板砖上再也没有年久摆摊留下的油渍,在门口墙壁上挂着的锃亮枣红底色招牌上,金色的“法海寺炸糕王”几个字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在富有历史韵味的步行街上,王玉明家的炸糕香气扑鼻,吸引着附近居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心甘情愿地排队。

    在模式口,过去像王师傅这样在街道上摆摊的手艺传承人,如今都搬进了精心设计、干净清爽的店铺,经营者与游客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留住历史文化 提升生活质量

    “模式口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其闻名于明清。从明代清平伯墓志可知,公元1433年(明宣德八年),已有磨石口之名,为村名最早的记载。”11月17日上午,身穿红色羽绒服、黑色毛呢裙的张桂萍正在过街楼遗址为游客们讲述着历史。

    张桂萍介绍,模式口村原名“磨石口”,始于西周,闻名于明清,以盛产青石磨刀石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是京都通往塞外的驼铃古道。

    这个面积1.58平方公里的村子,历史积淀深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法海寺、承恩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田义墓、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等古建筑。

    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古朴厚重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一代代模式口人的情感记忆,也讲述着城市发展、街区更新进程中的艰难坎坷和时代变迁。

    “以前过街楼附近,私搭乱建,加上各种车辆随意停放,人多、车多、街道窄。在以前,没有一个多小时,你甭想穿过这条街。”对张桂萍来说,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打卡地,还是她日常生活的地方。

    如何保护好和传承好这些历史文化,同时平衡居民民生改善?金顶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马斌告诉记者,要引领街道各项工作向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聚焦。

    马斌介绍,街道治理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听取多方面的需求,居民们有热情,也最有发言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老街坊议事机制,听取民意、解决诉求来推动工作,让居民力量成为街区更新的有力保障。”马斌说。“我们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文物保护是核心,环境整治是前提,有机更新是遵循,民生改善是重点,业态提升是关键’顶层设计作为党建引领的方向,将模式口的相关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增进地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刚刚参加过“老街坊议事厅”的张桂萍笑着向记者讲述街道的变化,“经过区政府治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出门走路一分钟就能买到菜。现在街道干净、古色古香的,还吸引了很多游客。”

    如今,张桂萍喜欢给游客讲解模式口的历史。“我小时候常去法海寺那儿玩,现在做了志愿者,知道的历史故事就更多了。别人问我这条古街是怎么回事,我就可以讲——古街全长1500米,好似一条九曲盘龙静卧,而法海寺有‘五绝’……”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街区更新

    街道整治提升是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街区更新,筹划建设模式口村的诸多工作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金顶街街道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落实地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机制,搭建恳谈会等平台,为社区建设汇民情、聚民智。不仅如此,街道还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党课、主题宣讲等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街区建设。

    为宣传京西古道文化,把模式口的历史故事传播给五湖四海的游客,街道召集志愿服务队伍骨干,于2022年3月成立了“模式口驼铃古道志愿讲解团”。目前队伍已从最初的20人,扩展到了60人,成员涵盖老、中、青、少各年龄段,经常组织讲解活动。

    此外,街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工作一线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每天听取民意、解决诉求、推动工作,让群众力量成为街区城市更新的有力保障。

    在居民的参与支持下,这里正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发展的新典范。

    打造文化名片 放眼持续发展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过去是商旅往来的繁盛通衢,如今则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六张文化名片”之一。

    走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中,映入眼帘的一切是如此的惬意:

    ——几百年的古树和经过修饰的瓦房相依相衬,建筑工坐在夹竹桃边休憩;

    ——以往用于取暖的煤球炉子在街边整齐地排列,优雅转身成为花盆,里面种满了各色花花草草,开着小白花的吊兰从洁净的煤球炉子中舒展出美妙的身姿;

    ——一个个临街的店铺前,各色动物雕塑、各种店铺标牌设计让人目不暇接……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模式口地区众多特色文物景点和京西特色民俗的挖掘展示。

    名为“境·一九九号院”的古院落是街区老旧院子改造的典型案例。

    踏入门口,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传统字画与装饰。院子里绿荫下,摆着前卫造型的透明帐篷。太阳伞、老建筑、木制楼梯,一切那么契合。

    “模式口街区院落的更新是以复合业态为主的,既有对古建筑的保护修缮,也有改建创新的部分。”负责改造的北京泰福恒公司模式口项目运维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李琪介绍,改造前院内遗留大量违建,安全隐患严重,改造注重恢复两进式京西四合院建筑格局,保留有价值的老房及门道,打造集网红水吧、院落式酒吧、小型沙龙、民宿于一体的精品文化院落。

    模式口地区因为有着丰富的历史古迹、独特的传统民居、完整的村落形态,2002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如今,在“传承文脉,践行老城保护理念,只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下,一个个这样的改造案例,正为有着独特历史文化的模式口村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金顶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模式口地区文化内涵、延续历史文脉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立足街区保护与更新,展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百年风韵,以此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