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11月28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家·家风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父亲臂弯里的红色岁月

    ■ 李建霞

    父亲生不逢时,从小家境贫寒,读到完小就辍学了。父亲亲眼看见中国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们兄妹五人。自记事起,我都睡在父亲的臂弯里长大。“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儿时,每天清晨,睡在父亲臂弯里,正在甜蜜的梦中,父亲的手指在我手臂上轻打节拍,我在父亲的轻声吟唱中醒来,用小手揉着惺忪的睡眼,静静地聆听父亲唱歌。更多时候,我听着听着,便跟着父亲一起唱起来。父亲喜欢唱革命歌曲,歌声虽不那么婉转悠扬,但唱得铿锵有力。

    每晚,我头枕父亲的臂弯,他轻轻地摩挲着我的头发,父亲的臂弯里流淌着听不完的红色故事,李大钊、杨开慧、刘胡兰、江姐、董存瑞……父亲讲方强、陈发鸿、贺仁等烈士命名的居委会、社区、村、镇的故事;父亲讲远房叔叔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冲破世俗眼光,与母亲在烈士家中结婚成家,为烈士双亲养老送终的动人故事。

    父亲把红色故事演绎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淮剧、快板说唱,和母亲走街串巷演唱……父亲讲得有声有色,我听得入神入迷。

    那时的父亲年轻,精力充沛,先后做过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大队通信员。父亲的枕边不离书,随手翻读《可爱的中国》《雷锋日记》《林海雪原》等书籍,操劳了一天,还读书给我听。

    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我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红色的种子。父亲的臂弯,是最温暖的港湾,轻轻地荡漾着我纯真的梦想。慢慢成长之后,我告别了父亲的臂弯。

    上小学时,老师让我写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时的发言稿,我问父亲:“在那艰苦的年代,缺衣少食,爷爷又早逝,怎么还会主动赡养烈士父母,挑起两家12人的生活重担?”父亲说:“你叔叔是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是党员,有责任和义务这样做。我把你大哥送去当兵,就是继承先烈遗志,保家卫国。”我被父亲朴实的情怀深深震撼,立志赓续红色基因,用笔和镜头记录红色故事。

    我沿着父亲指引的方向,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成长为一名红色文化宣传员。我崇敬英烈,宣传英雄,风雨无阻奔跑在城乡之间,采访了数十名坚守初心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英雄,一篇篇红色故事被国家、省市县报刊、电台采用,其中多篇在红色故事征文中获奖。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时隔半个世纪,我在省内的一些活动上,像父亲一样,讲雷锋的故事,学雷锋、做好事。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但儿时睡在他温暖的臂弯里,听革命歌曲、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的情景恍惚如昨,言犹在耳。我一直努力践行父亲传下的家风和教诲。现在,唯一能回报父亲的就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红色文化宣传员。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