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3年05月09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新女学周刊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栏目:焦点透视

跨学科交流 多维度拓展新时代劳动理论与劳动教育研究

    编者按 

    劳动问题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劳动论题有许多维度值得深度挖掘。在日前举办的“新时代劳动理论与劳动教育研讨会暨《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新书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劳动理论课应该讲什么、如何从理论上把握劳动问题、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劳动理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白晨

    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问题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劳动论题有许多维度值得深度挖掘。近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新时代劳动理论与劳动教育研讨会暨《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新书发布会”。与会专家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劳动理论课应该讲什么、如何从理论上把握劳动问题、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劳动理论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典范教材,勾勒出有关劳动问题的理论框架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为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需要讲清楚哪些方面的劳动理论,这是一项值得系统研究和深入回答的时代课题。

    在致辞环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指出,这次研讨会和新书发布会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特色活动,也是北京大学推进劳动理论教育、办好大思政课的重要环节。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教授认为,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将对进一步办好劳动理论课、更好推进劳动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认为,《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尝试融合出版的成功例子,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面世,正当其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教授指出,这本书最初的成因是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成果。

    在新书发布环节,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汲传波指出,《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指导,追求理论深度,坚持问题导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了劳动自由、劳动意义、劳动正义、劳动精神、劳动幸福、智能劳动等众多话题,勾勒出了有关劳动问题的理论框架。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简要回顾了《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的出版过程,指出该书是在校内外专家学者通力合作中完成的,具有跨学科的支撑、多话题的引入、追求学理深度、具有历史厚度、体现时代气息五个特点。他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以启迪,引导更多人更好地坚守劳动的价值、培育劳动的精神,不断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不断朝着把劳动当作 “生活第一需要”的理想之境稳步前进。

    《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对理解劳动、理解劳动教育提供了系统框架,涵盖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涉及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增岽教授认为,这本教材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从多个学科视角探讨了关于劳动的诸多话题;二是理论和现实的统一,既充分继承与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也聚焦了党在劳动教育领域的新观点、新论述;三是视野宏阔,有理论视野、历史视野、技术视野和反思视野。

    劳动教育是需要全社会整体考虑的问题,要想劳动教育有效果,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社会观念的重塑或者再造的过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叶鹏飞教授认为,这本教材有理论深度、系统性强、视野广阔,展示了劳动领域的相关重大议题,将会对劳动教育教学有推动作用。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潘信林教授用集体性创造、创造性劳动、劳动型教材、教材性典范四个环环相扣的关键词,指出这本教材是各位作者集体创造的关于劳动理论的典范型教材,落实了全国教育大会对教材建设提出的“一个坚持、五个体现”的指导方针,实现了深刻的理论、深度的话题和生动的语言相结合,是新时代推进教材建设的重要成果。

    劳动就是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劳动就是学生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是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阎天从当下学生欠缺身体力行的劳动意识和对劳动理论缺乏深入思考两个方面总结了这本教材的教育意义。他认为,从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碎片化、对问题了解的标签化以及消费主义的劳动观念对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冲击来看,这本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被需要的。

    良好开端,助推劳动理论和劳动教育研究进一步深化

    劳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专家从多学科视角出发,探讨了劳动理论和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理论前提之下分析劳动的,也是通过对劳动的深刻剖析,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从劳动方法史当中找到了解开历史的钥匙。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教授从劳动的自然前提、劳动与现实的人、劳动中自由和不自由的对立、劳动分工和社会联系形式、劳动的物化和物的主体化五个维度,分析了新时代劳动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紧密关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陈文旭分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相关理论。他认为,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认识劳动,认为劳动是人类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一种生产活动,正是这样一种物质生产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角度看,将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内容、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指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往往以消极的异化形式呈现,但在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则确立了一系列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他分析了社会主义文化中生产场景可见、劳动者参与文化创造、生产被纳入宣传和社会公共话题,以及劳动者“组织起来”三个具体层面,并指出劳动理论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切入口,构建中国的劳动理论体系将有助于解释甚至升华中国的劳动实践。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甘肃政法大学副教授曹军锋认为,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既要防止用文化课取代劳动教育,又要警惕直接用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问题,应杜绝“重劳动轻教育”或“只劳动不教育”的情况,处理好德智体美劳的关系,科学认识劳动的目的性,注意劳动的经常性,激发劳动的创造性。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赵诺以历史为线索分析了近代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实践双重影响下的劳动话语转换。他讲述了从传统“四民社会”中道统统摄之下的劳动推崇、晚清内忧外患背景下的精英自醒,到近代以“劳工神圣”为代表的平民化思潮,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劳动”问题上掌握话语权之后的阶级论语义转换这一历史过程,认为这一过程中的异类结合、双向改造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了中国革命的走向与面貌。

    陈培永教授做了会议总结。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以劳动为核心关键词的学说,中国共产党是始终重视劳动的政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希望以这本书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助推劳动理论和劳动教育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进而涌现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