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4年03月11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4版:2024两会特刊 观察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位女委员共话数字经济发展

    赵晓光

    陈晓红

    景亚萍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亚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人工智能+”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被提及,意味着数字应用的发展正从“互联网+”时代升级为“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成为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新动能。对此,三位身处相关行业的女委员感受颇深。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她们从自身工作出发,共话数字经济下的“人工智能+”如何助推高质量发展。

    政策支持为人工智能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近年来我们国家不断鼓励人工智能发展,2023年工信部和科技部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谈及对科研大环境的感受时表示,这几年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研究上,大环境持续向好,从国家到地方都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2022年,国务院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交通物流、能源、生态环保、水利、应急、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

    作为一名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科研人员,赵晓光认为,在某些技术上已经看到了我国超前的思路和谋划。“未来我们会有更好的硬件支持和算法技术,以及更好的落地应用环境。”赵晓光说,她相信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也深表认同。“国家对企业人工智能的创新扶持力度很大,对高校研发人工智能新技术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陈晓红认为,要实行完全的“人工智能+”行动,在研发从0—1,1—100的产业化,还应加大投入力度。她进一步解释,这不光指政府的投入,还包括研发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投入、资本市场以及金融的扶持,包括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上市融资等。“需要金融资本更早介入。”陈晓红说。

    抓住算力和数据两个“牛鼻子”

    陈晓红告诉记者,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特别是一些垂直领域的应用研究上,中国的技术突破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包括智能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类脑智能领域的研发,“特别是把人工智能跟其他的信息技术,比如数字孪生等区块链结合起来,能够赋能制造业、交通、农业、医疗等领域,我认为这方面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我们也在不断地边研发、边应用、边产出。”

    常年从事教育工作的陈晓红发现,现在各大高校对人工智能领域也投入了更多关注。“湖南工商大学正着力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包括跟其他学科交叉培养人才。这种交叉复合型人才在未来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才缺口比较大,应该加快人才培养。”陈晓红说。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介绍,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立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这是发展人工智能的两个核心基础,贵州省一直致力于抓这两点。我们说抓两个‘牛鼻子’,一个抓算力,一个抓数据。”景亚萍说,通过这几年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抢抓人工智能机遇,积极布局智算中心,贵州一跃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同时,景亚萍一直致力于数据归集工作,“数据不流动,就是资源的浪费。”景亚萍现在的研发工作迫切需要更多的大模型。“让我们东部有更多的场景与产业,形成服务,需要全国一体化的数据流动。”她说。

    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突破点,景亚萍认为:“这几年,国内一批科学家和企业家一直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但我们的技术和国际领先还有一定差距。”在她看来,我国的人工智能侧重应用层面,在核心算力和高价值中文语料等基础能力层面还有待提高。

    “语料是训练人工智能的数据。人工智能好比喂小孩,首先需要一个杯子,它可以是各种形状,这个杯子大小是算力,里面装水还是奶,这就是语料了。要给人工智能提供学习资料,不断地提升算力,所以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投入力度。”景亚萍举例说道。

    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提高人工智能贡献度

    从去年开始,人工智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正在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新动能,创造新优势。

    陈晓红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高度赞同。“‘人工智能+’确实可以赋能千行百业。”她认为,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社会治理等都是“人工智能+”可以充分赋能、大展作为的领域。“‘人工智能+’在中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只要把握这个趋势,未来对整个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都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陈晓红说。

    “人工智能的到来就是一个时代的变化,我们要去包容它、拥抱它。”景亚萍表示,未来已来,一些岗位的消失必然会带来新岗位的出现,应当用积极而谨慎的心态去面对。“一手开车一手也要随时准备刹车。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美好生活。”

    谈及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方向,赵晓光信心满满:“我特别期待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应用到各行业领域中,比如我们特别关注的医疗、教育、家庭养老助残等,我相信人工智能可以赋能更多行业。”

    “让我们的效率更高,把我们的时间节约出来,去做更擅长的、创造性的工作。我想用不了太久,人工智能就会给我们带来更便捷、更幸福的生活。”赵晓光说。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