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7月27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7版:新阅读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重读 “五四” 返回众声喧哗的历史现场

——评《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与文化》

    阅读提示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回溯“五四”之社会、“五四”之文化、“五四”之思想,建构“五四”经验与中国道路生成之间的历史逻辑,意义深远。《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一书收录多所高校学者的22篇论文,为读者提供了22块“五四”历史风景之拼图,既可补充历史教科书宏观叙事的空白地带,又有助于连接一幅幅五四前后风云激荡的中国社会现状与文化风貌。

    ■ 张格乐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五四精神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回溯“五四”之社会、“五四”之文化、“五四”之思想,建构“五四”经验与中国道路生成之间的历史逻辑,意义深远。

    由赵晓华、高翔宇主编的《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一书于2021年3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文集收录多所高校学者的22篇论文,涵盖历史学、文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多角度呈现“五四”前后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变动之趋势。本书为读者提供了22块“五四”历史风景之拼图,既可补充历史教科书宏观叙事的空白地带,又有助于连接一幅幅五四前后风云激荡的中国社会现状与文化风貌。

    思想史维度呈现“五四”图景

    本书立足学术前沿问题,或聚焦五四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或从党史党建的视角观照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之培育,或探究民族主义与五四新文学之间的内在源流,或择取五四时期代表性的文艺作品,重释作家作品的思想张力,或从灾荒史、妇女史等专题研究领域切近历史现场,呈现“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变迁与政治转型之联动。

    民族主义议题上,刘丹忱集中探讨在现代民族国家转型初期,“中华民族”的思想认同如何形成的历史进路:从传统的“华夷之辨”到民国肇建之际的“五族共和”,再到“中华民族”概念的广泛提出,各族同胞作为一个具有共同认同感的民族得以确认与维系,民族凝聚力空前加强,这为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铸就了牢固的情感纽带与精神共同体。

    思想文化议题上,郑云艳总结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古书难读”的两种归因,间接呈现了背后对立的新旧思想,并指出时人针对“古书难读”所提出之解决方法。通过这种富有逻辑而不失生动的讨论,五四时期新文学与旧思想场域中互相博弈的历史脉络愈发清晰,抽象化的文化变革也在具体问题的论战中逐步形象化。

    从文本解读观社会思潮

    侧重以文本作为研究资料,解读文本自身或他人对文本的评述,进而呈现五四时期思潮界翻涌之势,是本书的另一特点。

    郭丽萍在《想象国家: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剖析》一文中,以144位左翼知识分子对“梦想的中国”之畅想为例,挖掘何为民国知识人的“中国梦”。在国家定位问题上,他们基本达成“反帝”共识,希望构建一个“大同世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阔步行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为世界谋大同”既是百年来知识界畅想的“中国梦”,同时也是每一位爱好和平的中国人向往的“桃花源”。

    李长莉通过引述俞平伯、林语堂、潘光旦对《浮生六记》的解读,探讨五四新知识分子在家庭观念上的分歧,发覆抉微几近湮没于时代洪流的传统文本,在文化价值重构与话语体系变革的背景下,展现出启蒙主义、科学主义、西方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冲击与碰撞。

    张娟以鲁迅的《伤逝》作为分析对象,审思五四新人在时代转型期所遭遇的迷茫与困顿,以及为突破瓶颈贡献的历史智慧与历史方案。由此可见,论著对于文本的选择与研究跨越古今中外,兼及通俗文学与学术作品。

    发现被遮蔽的女性风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即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奋斗目标。但在“人民”这一抽象的概念下,不同群体在社会现实中面临着各具迥异的困境,因此欲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以及同一阶级内部之问题,需要着重考察他们各自的生存状态与革命诉求。尤显特色的是,本书对于“五四”前后的工人阶级、知识女性等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

    工人阶级是与中国共产党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廖大伟等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一文中认为,工人阶级经历了觉醒、斗争、独立、崛起的成长路径。一方面,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工人阶级提供了科学领导与组织保障,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革命之家”的精神家园。

    遗憾的是,在讨论五四时期的先驱时,女性主体性身份及历史贡献,往往成为被遮蔽的风景。而本书特设女性史专题,试图聚焦女性群体的社会生活与思想动向。

    一是女性在困厄中寻求自我解放、走向社会、谋求性别平等的实践。秦方指出,晚清至五四时期,家庭是女性走出闺阁的第一重困境,但在知识女性进入学校以后,报刊媒体对她们的言说通常戛然而止。事实上,女性从“离家”走向“校园”并不意味着她们已经获得解放:女校对学生的管束有意无意间向家庭看齐,原本象征着自由意志的学校,反过来成为束缚女性解放的新困境。女性主义与女权运动之演进势必经历着“摆脱旧困境”—“进入新困境”—“冲破新困境”循序反复的历史过程。

    赵晓华等关注到民国女大学生慈善义演的现象,指出女大学生希望借慈善义演展现主体性价值,从而“与男子并驾齐驱,占同等优美之地位”。但是这类活动仍会遇到一定阻力:或学校的干预,或保守教员的阻挠,遂有女学生之抗议。可见,女性社交公开、参预社会的机会有所增加,男女平权的观念已萌芽,而传统性别伦理仍是女性实现社会价值的无形束缚。

    二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与书写。彭敏哲将研究视点投射于民国女性旧体诗人结社,旨在从闺秀、名媛、女性学者各自独特的创作风格出发,揭示近代知识女性在新旧交融的时代中顺应隐忍、流连回顾、反抗革新等复杂的精神谱系,在特定的历史侧面填补了“娜拉”言说的心灵空白。需要指出的是,女性个性化的声音值得成为研究者必不或缺的历史资料,否则,我们对“她们”的了解将停留在“他者”想象性的叙述中,又将如何走进她们“真实”而丰富的自我世界?

    “五四”年轮逝,“百年”芳华流,读史启深思,我辈不容辞。本书拂尘五四历史之文本,重现五四思想之争鸣,探寻五四民众之存生,为读者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学史素材与精神养料,讲好五四故事,挖掘五四智慧,传承五四薪火,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站在百年征程新起点,我们风华正茂再出发。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