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8月19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6版:美·什刹海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梅雨时节

    我们一生应该会经历三本书,一本是学校课堂上读的书,一本是课外书,还有一本就是生活的大书。

    ■ 文文

    江南有一个特有的季节:梅雨季节。每年的春夏之交,它总是依约而至,待过阴雨绵绵的一阵,自觉无趣了,就往北走掉。年年如斯。

    关于梅雨的名称由来,自然是早有说法,主要是到来时刚巧与江南的梅子成熟吻合,所以称“梅雨”。北宋词人贺铸有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写得很美,历来为人所称颂,他本人也因之获得一个“贺梅子”美名。根据雨期来去的早晚,又有了“早梅”“晚梅”“二度梅”和“回头梅”的说法;根据雨情的质量,还有“大梅”“小梅”“空梅”的命名。这雨与江南人民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带来丰沛降雨的同时,还有不利于生活的另一面:发霉。这也是它名字得来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它的到来,高温加潮湿,诱发了几乎所有家庭中的物品发霉,食物发霉,家具发霉,衣物发霉,雨下得时间一长,感觉自己人也要发霉了。所以,这个雨也可以叫成谐音的“霉雨”。

    我本人经历的比较夸张的一件事是,那段日子里,我们单位食堂里大家围桌共进午餐,忽然发现头天吃得好好的辣酱碗碗壁,居然长满了白中带灰的霉斑,像人骤然得了皮肤病。大家不约而同的反应是,随着异口同声的“呀”,迅速端起台面的午餐盘,仿效一朵花花瓣的辐射状开放,各自齐齐向四周躲避,似乎台面中发霉的辣酱碗瞬间成了颗定时炸弹。

    这种霉的侵袭,更多的是静悄悄地进行,却也是锐不可当,所向披靡。

    它也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不由分说地登堂入室,介入所有人的家庭。它来时和盘桓期之情状,不多描述了。如今它走了,我们虽不至于“纸船明烛照天烧”,起码,我们还是要各自清理门户,来一番江南人讲究的“送霉”总动员。

    操作起来简单易行。不是家家都知道早晨要放一放水龙头的隔夜水吗?一夜水滞留,龙头里都有铁锈,这开龙头放下的第一盆水,最好不要烧饭泡茶,白白放掉可惜,拿来“送霉”恰到好处。泡湿大抹布,一处处来清点霉情。厨房是重灾区,灶台问题不大,平时清理多,倒也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霉君无从驻足;容易忽略的灶台下柜子门,极易黏附霉点。操作方法是,先湿抹布粗粗擦拭一遍,将抹布搓洗透净,再来第二次用力擦拭。不要指望一蹴而就,这个霉点也如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点上之霉新长的,根基却由来已久,头一遍擦拭,只能是对之撼动一番,难得彻底清除;再来二遍三遍,它就只能恋恋不舍地滚蛋。印证了民间的那句俗话:请客容易送客难。

    擦拭霉点过程中,细细查看,方明了这个霉如同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往往是一个油迹斑点,就可能是它滋生的温床。就像单位食堂那只发霉的辣酱碗,如果没有辣酱,只是光碗,它就不可能发霉。窥探得个中机密,似乎也就能发现,这个霉斑也有如探地雷的工兵,它探得地下有雷,就在上面用白石灰粉画一个圈,彰显隐患,让后面的人不要踩上去。将这个污点告密,或者说是举报。这样,我们在擦拭的过程中,也就明白自己以往是有过失的,有小缺点,有小污点。反省的结果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则要自觉地改正。

    由厨房扩散开去,餐厅也是值得巡视一番的。餐桌面上不说了,四周以及桌腿,还有椅子的靠背,平时溅上点汤汁或果汁,这时候就穿帮了,长霉了,如今我们就得来清理。地板上的斑点,还有墙角线,都是要手拿抹布来完成保洁。家门的把手及四周,墙上开关的按钮,也要细细除霉,大凡手摸过的地方,都是霉菌感兴趣的。由此再想,是否我们平时检点一些,我们在来年的送霉时节就会轻松许多?这大约属于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理念了。

    这个活儿很细致,但又不是绘画绣花那般的雅致,是细心的力气活,得男人来完成。连续三天,每天天蒙蒙亮起床工作两小时,光膀子,一身透汗,随后一个热水澡,上班。三天下来,送霉成功,小有成就感。家中就没有了致癌的黄曲霉素以及这霉那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家天下顺利送走另类霉情或梅情。下一位客人,夏天来啦。是夏天的酷热,打发送走了发霉的季节。

    既然霉情远去,岂不是天下太平了,高枕无忧了?

    也不是。且不说有“二度梅”会杀一个回马枪,一些恋战的“游兵散勇”也挺讨厌的。这也与我们眼下防疫意识颇为相似,新冠病毒会变异,加上域外疫情非常厉害,我们还是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而要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同时自己还要养成诸多的防疫习惯。就是这个古老的霉情治理,也给了我们诸多的启发。

    日前在书房中做清洁卫生,用抹布擦拭书桌,擦拭电脑,却发现笔记本电脑的盖上居然有霉斑点。这又让人吃惊。梅雨天早已成了翻过篇的书,怎么还会有霉斑出没呢?细看,应该是吃东西时不小心溅下的果汁或汤汁,由于没有及时细细擦拭干净,梅雨天过去久矣的暑后,也照样会生出霉斑来。

    擦拭霉点的过程中,我发现往往是有了污垢,才提供了霉斑点滋生的温床。如果干干净净,它就没有机会驻足了。擦拭的过程中就应该明白事理,自己一不留神就会有小过失,有小缺点,而小缺点就会带来小污点,小霉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则要自觉地反省,自觉地改正。

    如此说来,这书房的霉斑点就有了些许象征意味。朱熹观书能将“半亩方塘”派上用场,并感慨出“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书房中这个不速之客的霉斑点而醒悟到一点什么呢?我们一生应该会经历三本书,一本是学校课堂上读的书,一本是课外书,还有一本就是生活的大书。这个书房中不雅的霉斑点,不失为书里书外意味独具的细节。我们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当尽可能不要留下这种不光彩的“霉斑点”。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