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06月06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8版:爱生活·乐活主张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高考,也是家庭凝聚力的比拼

    ■ 吴明慧

    上海今年因为疫情高考延期了一个月,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我觉得此时家长们不应只是“陪考”,而是要和孩子一样努力“应考”。如果能做到“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同时又各自尽到自己的本分,才能从容享受高考的过程。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安德烈·纪德的这句话,让我平静度过了家有高考生的2019年,并且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回想自己这半生,既做过考生也做过考生的家长,最使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继承了我父母做考生家长时的优良传统。父母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但是“家有考生”的岁月加起来却有5年,因为我和哥哥都是高考落榜后两次三番复读才如愿考上大学的。

    3年前,当我为儿子在高三的学业感到焦灼不安时,每每想到我的妈妈,记忆中我从来没有在妈妈那里感受到高考的紧张和焦虑,她一直都很安静做她的本分,上班之余悉心照料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余的事概不过问。就连1993年我第一次高考失利,她也没有任何失落,我爸爸更是摆出一副越挫越勇的阵势——“只要你想上大学,就去复读”。

    2019年我儿子可比我当年争气多了,以他高中时代的最好成绩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在他复习迎考的一年中,我在“陪跑”的过程中也渐渐成熟起来,在竞争激烈、教育内卷的时代,能像当年我妈妈那样镇定自若、尽好本分,做自己能做的事,学会接受那些无力改变的一切。其实,无论孩子能不能考上985、211,不能改变的是:我爱他。

    在高考复习冲刺的最后一个月,我们对儿子说得最多的就是:“只要尽力,无悔就好;不到最后一刻,结局都可能改写。”如今,儿子已是大三的学生了,每每忆起他高考的那段岁月,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为我们“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而感动。

    的确,每个努力奔跑的高考学子背后都有一个全力以赴的家庭,某种程度上高考也是家庭核心凝聚力的比拼。作为父母,要学会接纳不够完美的孩子;同时,孩子身上或多或少也有父母的影子,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长道路上也要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追求进步。

    人生的“陪考”路程还有很长,高考只是其中一个必经之地。面对疫情之下的高考,家长们尤其要保持平常心,对孩子满怀信心。其实,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