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11月17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5版:美·看点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历史的地平线——晚清民国的多维镜像》:百年晨雾中的历史荡响

    在今天,有关于女性职场角色与母亲身份的矛盾与焦虑仍旧弥漫,作者的思索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亦有着关切当下的现实意义。

    ■ 彭敏哲

    近代中国云谲波诡的人事幻变,倒映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学术的多维镜像,历史学者高翔宇《历史的地平线——晚清民国的多维镜像》一书便自此入手,穿越纷繁复杂的史料,重返历史现场,揭开尘封的往事,以其敏锐的学术眼光和独特的学术视角游走于历史的地平线,钩沉稽古,发微抉隐,精心设置了“清末民初政治史新论”“袁世凯与‘二十一条’研究”“近代社团与中外关系史研究”“近代中国与妇女儿童史研究”“读史札记”五个专题,深度剖析中国近现代史的前沿热点,绘写出晚清民国的社会风貌和人物群像。

    当谈论起历史,我们习惯瞩目于王侯将相的风起云涌,却很少关心平民百姓的生活日常。在讨论清末民初的政治史时,高翔宇别出心裁地将目光投注到鲁西乡村社会中:作为义和团运动发祥地的鲁西地区,经历着由传统乡村社会的崩解与裂变过程,传统因何瓦解?裂变因何滋生?其中有国难当头的刺激、地方官吏的干涉,更有舆论谣言的催化,乡村社会此消彼长的内在矛盾激化了清政府、乡民与洋教士三方之间的对峙,从朴素的“乡村社会”出发,我们更能理解义和团运动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并演绎出激昂磅礴的回响。

    在近代中国从传统封建王朝走向现代资产阶级共和国、从传统的单一民族国家走向现代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黄兴与袁世凯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从1912年黄兴进京的故事开始讲述,是一种独具慧眼的觅索。1912年夏秋之交,黄兴应袁世凯之邀请北上进京,作者将黄兴在京期间与逊清皇室的会晤互动、在各党团的会谈演说娓娓道来,时代的标语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革命的性质从“破坏时代”种族革命与民权革命走向“建设时代”的开端,这定然是历史的进步,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理论未能结合中国国情,失之于简单粗糙,又昭示出历史的局限。

    时光流溯到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答复“二十一条”的“最后通牒”,外患刺激之下,袁世凯政府如何挽救这场危机?本书为我们一一解答。最为可贵的是,“二十一条”交涉结束直至“筹安会”成立之间的这段“被遮蔽的历史”,百年来被尘封在历史的深处,而作者打捞出这三个月的遗事,重绘了民初政治的历史脉络。“二十一条”交涉后中日关系的紧张微妙,体现在1915年《间岛协约》的论战与博弈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间岛交涉中隐藏的秘事甚至为十余年后的九一八事变埋下了伏笔。

    近代社团林立,有指点江山的政治会盟,亦有激扬文字的文学群体,高翔宇选取了寰球中国学生会与美国援华救济联合会,揭秘中外关系中不为人知的历史断面。寰球中国学生会如同公共空间中的一叶扁舟,提供了中西交融、文化碰撞的活动场域,彰显了民间自治团体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张力。如果说留学生会体现的是知识精英阶层在公共领域中的振荡相转,那么美国援华救济会在湖南农村的重建工作则是境外慈善团体对农民社会的照拂与启蒙,流露出起伏不定的中美关系中一脉人道温情。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近代中国妇女儿童史的研究,我们惯以政治的宏大叙事讲述历史,而作者从“女性”与“儿童”的视角切入,伴随着“妇女的发现”“儿童的发现”的社会思潮,妇女儿童的主体地位浮出历史的地平线,进入公共领域关注的范畴。女主编、女职员、女作家、女工作为时代的微缩景观,真实地再现了在“娜拉出走”与“妇女回家”的历史摆荡下女性在“母亲角色”与“女性角色”之间的游移取舍与现实抉择。百年前捆绑于女性的身份枷锁,至今依然未全然解开,在今天,有关于女性职场角色与母亲身份的矛盾与焦虑仍旧弥漫,作者的思索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亦有着关切当下的现实意义。

    儿童文学中“鸟言兽语”的论争,是民国时期“儿童”浮出历史地表的一环,而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国家本位”的思潮渗透到儿童教育理念之中,儿童被视为拯救国家的储备性力量,“被发现”的儿童声音似乎再次被掩盖在战时救亡的历史浪潮之中。跟随作者“脉络化”的视角,我们得以窥见“鸟言兽语”在现代中国的旅行,其背后隐喻着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国共两党政治话语的博弈。矛盾之间,儿童们以蓬勃生命力写就的童年生活仍然成为民国乃至当代知识分子所偏爱的书写对象,儿童群体逐渐成为时代浪潮里最明亮剔透的那朵浪花。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跟随着书中的文字,穿越百年的光阴,拨开氤氲的迷雾,历史的本相随之清澈澄明,如云破月,见花弄影。晚清民国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激荡时代,如同万花之筒一般呈现万千面相,在这多维的镜像之中,高翔宇所打捞出的点滴光影,未必是时代的全部,但他在历史地平线上的孜孜求索,一如引航之灯,为我们照亮了那段新旧杂陈的百年历史。

    (本文作者系文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图像文献中的女性书写研究(22CZW039)”的阶段性成果)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