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2年12月14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1版:要闻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中信重工将创新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

大国工匠敢啃“硬骨头” 中国制造彰显“硬实力”

    / 采访感言 /

    用实干成就梦想,在平凡中彰显不凡。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造”离不开背后默默无闻的大国工匠。正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把工匠精神倾注于每个零件、每道工序中,才能成就更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苏建军

    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此时此刻,被推选为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中信重工铸锻公司电炉班班长杨金安倍感骄傲和自豪,因为他是飞船所搭载火箭逃逸仓(逃逸塔)及发动机壳体的专用金属铸锻件的众多参与制造者之一。

    进厂已有38年的杨金安,是中信重工一线资深的炼钢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们工匠创新指明了方向,为制造强国注入了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创新要求,正好说到我们心里。”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杨金安有很多感触。

    杨金安所在的中信重工是“共和国长子”企业,企业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从“神一”到“神十五”,中信重工已连续15次为飞船保驾护航,多次被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授予特殊贡献荣誉证书。

    杨金安常和徒弟们说,炼钢工人不仅要特别能吃苦,还要不断创新。“我的人生理想很简单,就是炼出好钢让国家用。”杨金安说。

    1983年,杨金安高中毕业后来到中信重工的前身——洛阳矿山机器厂,在铸锻公司冶炼车间当了一名平炉炼钢工人。

    学徒期间,杨金安先后跟过多名技术高超的师傅,练得一身好本领。如今,取一勺钢水泼在地上,他就能判断出钢水的碳含量;看一眼炉渣,他就能判断出钢水的温度。大家都说,他有一双“火眼金睛”。

    有一次,一名记者采访杨金安,在炼钢炉前指着炉内火红的钢水说:“杨师傅,我看这钢水差不多有1000摄氏度吧?”杨金安笑着说:“应该在1665摄氏度上下。”杨金安的回答让对方惊讶不已,记者说:“不可能,你不可能判断这么准确。”工作人员用仪器测试——1668摄氏度,与杨金安目测的数据只相差3摄氏度。

    在炼钢过程中,测试钢水温度非常重要,每测试一分钟大约耗电40千瓦时。杨金安的这双眼睛,每年可为公司节省电费超过100万元。

    石化加氢钢有很高的附加值,国内虽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但质量不稳定。杨金安决定从零起步进行攻关,他跟踪炼钢60余炉,冶炼钢水3000多吨,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经过没日没夜地研究,优化操作流程,形成了稳定的操作规范,成功生产出国内最大直径加氢筒体锻件、国内最大直径加氢管板锻件,质量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多年来,杨金安带领团队,聚焦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通过持续创新,炼出了航空航天钢、特种钢、核电钢、石化加氢钢等一系列“高精尖”钢种,成功应用在神舟系列飞船、国产航母、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上。他通过大工匠工作室和公司举办的“工匠大讲堂”、创客群等活动,开展技能培训200多次,培训3000多人次,为中信重工的技术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中信重工重数车间,9×30米数控龙门镗铣床机长、“河洛大工匠”谭志强正带领机组驻厂保产人员,紧张工作着。

    驻厂生产的间隙,谭志强会组织机组人员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河洛大工匠’,我更要加强学习研究,做新时代复合型工人,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作贡献。”

    1986年,谭志强高中毕业从一名镗铣学徒工做起,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机床上用镗刀、铣刀对各种部件进行加工。39岁那年,谭志强接到学习数控机床操作的任务。他看不懂英文说明书,于是向厂里的大学生请教,仅用半年时间,他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并很快成为重型数控车间的带头人。

    2011年,中信重工承担国家“大飞机项目”生产,长8米、重达200多吨拉伸矫直机机架加工,深达600毫米的矩形件四角倒圆弧,成为整个加工的难点。当大家都因震刀严重而苦无良策时,为确保不震刀,谭志强创新采用“迂回法”实施“精准手术”,先用小刀盘切小口,再用大刀盘进行半精加工,然后用小刀盘精细打磨……最终,这个庞大构件圆满达到要求。

    经历数十个寒暑的“镗铣生涯”,谭志强终于从一名操作传统“摇摇把”机床的学徒工,成长为能熟练操作大型龙门镗铣床的大工匠。

    正是因为拥有许多像杨金安、谭志强这样敢啃“硬骨头”的大工匠,在持续自主创新提升实践中,中信重工才打造了难以复制的“硬科技”实力。至今,中信重工共创造了256项国内乃至世界“第一”“首创”“领先”的纪录,创新已成为推动和引领中信重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

    刚刚过去的11月,中信重工完成了对企业技术中心职能和组织架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持续健全自身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创新机制,打造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作为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领头羊,中信重工责无旁贷,秉承‘顶天立地’企业创新理念,力促高质量发展。”中信重工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中信重工营业收入67.68亿元,同比增长23.35%。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