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
2021年03月25日

关注此公众号看
《中国妇女报》

第8版:爱生活·时尚生活
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古诗词中品春蔬

    ■ 项伟

    春色满园,门前菜地里一片欣欣然、绿油油的景象,老妈和孩子们正在采摘当季的新鲜蔬菜,看着他们忙碌的背影,突然想起白居易的诗:“行灶朝香炊早饭,小园春暖掇新蔬。”于是好奇心顿起,古人在春天里喜欢吃什么蔬菜?那些或娇弱或可人的草本“佳人”,跨越千年风云是否还都安在?

    说起古人餐桌上的“春季第一菜”,韭菜可谓“当仁不让”。这种根如白玉、叶似翡翠、鲜嫩欲滴的家常小菜,是乡野人家最常见的“小家碧玉”,深得百姓喜爱。韭菜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史,《诗经》里记载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南朝文学家周颙也觉得“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当为蔬食最胜者。也就是说,早春的韭菜和秋末的白菜,是最鲜嫩可口的。杜甫曾在《赠卫八处士》中写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春雨淅沥的夜晚,20多年不曾相见的老友,在战乱间隙于旧地重逢,主人披蓑戴笠到菜地里割来头茬的春韭炒菜,并煮了香喷喷的黄粱米饭来招待杜甫。宾主开怀畅饮,虽说粗茶淡饭,却也情真意切、惺惺相惜。可见,韭菜不仅是古人餐桌上的寻常物,更是吃春、下酒的好菜呢。

    “尝鲜无不道春笋”,喜食韭菜的人固然不少,但偏爱春笋的文人墨客更多,他们除了给肉质脆嫩、鲜甜清香的春笋戴了“蔬中第一珍”的桂冠外,还留下了不少佳句。“诗圣”杜甫曾写诗点赞春笋:“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宋代文学家兼美食家苏东坡更是在《初到黄州》中深有同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而清代大才子李渔更是对“笋”推崇备止,他在《闲情偶寄》中专门介绍竹笋的做法:“素宜白水,荤用肥猪。”李渔认为,春笋为“至美之物”,做法简单为好,譬如清水煮笋,只需略加酱油提鲜,才能最大限度保留笋的鲜味与真趣。从这点看来,李渔的饮食烹饪观,倒和现代的“高端食材往往只需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这个观点不谋而合。

    在古人的餐桌上,野菜也是桌上“常客”,而“荠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人吃荠菜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诗经·谷风》记载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要说将荠菜吃出花样的,还得数顶级“吃货”苏东坡。东坡居士不但好吃还创新了不少名菜,比如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更有一道以荠菜为主料的“东坡羹”,味道非常鲜美。他在写给好友的信中自夸:“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而曾写下“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的南宋诗人陆放翁,在食荠这方面称得上是东坡先生的“知音”。他在四川吃到“东坡羹”后写诗赞叹:“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莼羹下豉知难敌,牛乳抨酥亦未珍。”

+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